卖菜方式多了 为啥城市买菜难问题普遍
蔬菜品种多了,可菜价咋越来越高?
●只有经营网点多起来,形成充分竞争,菜价才可能降下来
北京海淀区某大学院内原先有不少菜摊,后来,因为菜摊多,“影响了环境”,一些菜摊被取消了,现在只剩下一家。10月15日,正在买菜的李老师说,现在摊贩少了,小区干净了,但是,“摊贩的菜价比以前高出了不少。”
摊主老王承认和以前相比,菜价确实有所上涨,这主要是因为菜摊的顾客主要是老师,所以进的都是“好菜”,价格自然要贵一些。而且,现在摊贩少了,可摊位租金也涨了,这是菜价高的另一个原因。
但在刚刚买完菜的孙阿姨看来,摊贩菜价越来越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少竞争:“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他凭啥不卖贵啊?”孙阿姨说,前几个月,大院里来过一个流动菜摊,菜价特便宜,大家都去那儿买,这边就基本上没人来买了。迫于竞争压力,这边的菜价就低下来了。后来,学校的保安把流动摊贩赶走了,这边的价格又升了上去。
超市买菜价格就更高了。
“跟农贸市场相比,超市卖蔬菜在成本控制上没有优势。”在中关村家乐福超市,正在促销蔬菜摊位旁边削菜叶的理货员说,现在“农超对接”蔬菜纯粹是为了招揽顾客,根本就不赚钱。他说,家乐福“农超对接”的蔬菜,进货是通过蔬菜公司,并不是超市直接从菜农和菜地里收购的。蔬菜公司要把运输费加到菜价上,进一步提高了成本。这样一来,进价就比从菜农和菜地里收购要高一些。
专家表示,“农超对接”的本意,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但现在看来,“农超对接”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是成本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共赢局面没有实现。
与社区菜摊、超市相比,农贸市场价格最便宜。李老板在西苑卖菜超过20年,主要卖菜花和小油菜。他说,货有时候直接从菜地进,有时候从其他大型菜市场进,但是价钱差不太多。虽然每月还有640元的摊位费,但是比起超市,成本还是低不少。同时,为了比超市更有价格优势,所以卖价在批发价的基础上加价不多。“比如菜花进价0.7元/斤,早上大概卖1.5元/斤,下午可能就只能卖1元/斤。每天能卖300—500斤菜花,主要还是靠增加销量来赚钱。”
专家认为,农贸市场菜价虽然便宜,但是建设市场需要很大的成本,因此菜市场的分布不可能像超市一样密集。可是,降低菜价,也不一定全靠菜市场。只有经营网点多起来,形成充分竞争,菜价才有可能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