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市场80%一次性餐盒有毒!!
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一次性的东西,即方便又卫生。比如每次在外面的早餐店吃东西,餐馆里的碗都是别人吃完后,干不干净谁知道,所以最好是用一次性餐盒。貌似很有道理,其实不然——国内一次性餐饮具存在严重的十大问题!!(喜欢打包的同学当心了)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列出的国内一次性餐饮具的十大问题
一、违规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非发泡塑料餐盒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不法企业利用废旧塑料制成餐盒。我国每年约150亿只的餐盒使用量,这让部分企业看到了“市场”。在激烈的竞争和利益的驱使下,不法企业更是利用废旧塑料制成餐盒。
二、填充母料随意添加,有毒有害严重超标;
由于我国对食品包装用填充母料没有任何标准要求,只是对成品进行末端检测,因此填充母料价格参差不齐,有的好母料8000多元一吨,而价格低的劣质母料只有3000元左右。有的餐盒有害溶出物超过国家标准300多倍,这些有害物质有一半会被“吃”掉。
三、添加剂标准存漏洞,随意滥用无法取证;
违规生产的一次性塑料餐盒,添加了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工业碳酸钙及含有致癌物质的废旧塑料和工业石蜡,长期使用这样的一次性餐盒,除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外,严重的会发生重金属中毒、神经系统紊乱,甚至诱发癌症。
四、大量使用致命苯类油墨;
油墨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与食品直接接触,发生迁移的可能性很大。如果长期食用油墨直接接触的食品,可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经常一边吃东西一边翻看书报杂志,有些人习惯吃饭时使用报纸铺垫桌面,有些人用旧报纸包裹蔬菜、生肉等食品,这些司空见惯的做法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一次性餐盒原料90%为废塑料
五、染色母料随意使用;
不良商贩为了使一次性餐盒看起来很白很干净,违法使用荧光增白剂进行漂白。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提醒说:“食品包装纸是禁止使用荧光增白剂的。因为荧光增白剂包括许多具有毒性的苯环物质,且苯环连接的也多是对人体有害的基,尤其应当避免荧光增白剂与食品的接触,如果摄取量多了,会产生潜在的致癌因素。”
六、标准滞后又混乱;
目前我国没有纸杯和纸餐盒的国家标准(只有行业标准),卫生部也没有关于餐具产品安全的卫生标准,包括餐具应有的渗油、耐压,能否使用废旧塑料等相关要求。修订和提高一次性餐饮具国家标准是当务之急。
七、企业为获生产许可“见招拆招”;
标准不明确执法缺依据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对于食品用塑料包装及容器,几个部门同时在监管,这导致标准解释、职能划分不明确;同时,对于餐具,我国有《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卫生部还有《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导致各个企业参照的标准经常不一致。这给了某些企业为获生产许可“见招拆招”钻空子的机会。
八、产品包装标识混乱,以次充好;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一次性餐盒必须加贴QS标志才能上市销售。而目前市场上的一次性餐盒QS标志情况比较混乱。在超市出售的一次性餐盒都加贴QS标志,而在一些小型商店以及批发市场,QS标志时有时无,保质期标注混乱,产品说明不清楚。
九、夸大宣传,骗取消费扰乱市场;
“环保餐盒”市场泛滥,夸大”绿色环保“效果。“一次性餐盒”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才可以称为“环保餐盒”。第一是食品包装的卫生标准,比如蒸发残留。第二是关于环保餐具的一些指标,比如降解率要达到60%,即使用完的餐盒在3个月内有60%以上的材料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然而市场上实际存在的那些“环保餐盒”绝大多数都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
十、使用后废弃存在污染无人管。
劣质一次性餐盒因为不可降解,有害健康,更严重的是这种餐盒一旦进入土壤,需要在适当的阳光、温度下,才能达到降解,降解也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所以劣质餐盒被称为“白色污染”。
触目惊心!市场80%一次性餐盒有毒!!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食品安全与环境问题专家董金狮说:“中国每年大约要消费150亿只一次性餐盒,而其中有120亿只竟然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一次性发泡餐盒,这个市场的80%被‘黑心’企业生产的劣质一次性发泡餐盒所占据,很多正规一次性餐盒企业被挤出了这个市场。”触目惊心!市场80%一次性餐盒有毒!!
专家支招:教你8招辨出有毒餐盒!
就消费者而言,该如何辨别劣质一次性塑料餐具呢?董金狮介绍了几种鉴别方法:
闻:闻上去有刺鼻的味道,甚至刺眼睛。
撕:劣质餐盒摸上去软绵绵的,而且轻轻一撕就会破。
折:一折会出现白色的蜡印。
漏:遇热会变形,还存在渗油渗水现象。
沉:撕裂后放入水中容易下沉(合格产品比重小于1,不会下沉)。
价格:合格餐盒价格在0.13元以上,劣质餐盒价格多在0.1元以下。
摸:盒子内壁粗糙,手感发涩,这说明内壁上有固体物残留;对光照射,盒面材质内有明显不规则小黑点。
证书:合格的一次性餐盒拥有质检等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等证明,消费者在购买一次性餐盒时,有权利向商家索要这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