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尖子生对高考经验分享
王迎萦:2010年内蒙古高考文科状元
母校:海拉尔第二中学
现就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 爱好:阅读各类书籍
高考成绩:总分609(其中语文124分,数学130分,英语141分,文综214分)
1.计划
这里针对的是自习时间。有的同学不制订计划,总是想起什么就做什么,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收不到成效。建议大家先列好要做的事,从顺序到时间,越细致越好。目标明确效率才高。付诸实践时,看着自己列出的项目一个一个被划掉,那种成就感是难以形容的。
2.张弛有度
提起高三生活,大家的印象也许都是要学到凌晨两三点,要做完一大堆试卷。其实不是的,至少我不是这样。我很少有超过十二点才睡的情况,课外题也很少做。对文科生而言,做题并非王道,保证睡眠才更重要,尤其冲刺的时候,越要睡得好。我可是尝过失眠滋味的,既影响效率又影响心情。紧张的生活中,还要学会忙里偷闲,给脑子开个小差。比如课间十分钟,出去做些运动,换换空气,上课会更有精神。
3.小资源有大用处
文科生做的试卷很有限,但这些有限的试卷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些试卷千万不要做完、评讲完了就丢了,要学会分析试卷。有时一道题会衍生出很多知识点和考点,要学会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及时写下来,这些思考的过程对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分析试卷的时间绝对不要少于做试卷的时间,这个原则对数学也绝对适用。有同学认为学好数学就要不停地做题,其实不然,如果只是盲目地做题而没有分析、总结,无论考试多少次,还是只得到以前那个分数。分析试卷的目的就是要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再重点去练。我有一个数学笔记本,记的内容不是老师讲的,而是自己的总结和心得。这些都是在分析试卷时体会到的。数学是按步骤给分,细节决定了数学的成败。考试之前看一下自己的心得,能够避免不少失误。
4.心态是实力的保证
心态以实力为基础,但心态比实力更重要。每年高考,都会杀出来不少黑马;在这些黑马冲锋陷阵之时,必定有一些“常胜将军”败下阵来,这就是心态在作祟。高考毕竟是一座独木桥,它和我们经常走的路大有不同,走惯了旧路,就容易马失前蹄。所以,在平时的考试中要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和千变万化的考题。高考时,每一科考试我都是唱着歌进考场的,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高兴,也许就是神经大条、心态好吧。如果你在高考考场上没有过一次心跳加速,我相信你就能赢。
广东高考文科状元:悬梁刺股不如张弛有度
高考状元
在报告会上,三位高分考生都不约而同提到:迎战高考不可缺少作战方案。
谢瑾的作战方案平实无华,但却细密周详———每天固定早上六点三十分起床,七点十分到达学校,中午一小时午休,晚上七点开始进行三个小时左右的高效学习,晚上十点三十分准时上床睡觉,从不挑灯夜读。第二天,将是一个新的轮回。
班主任李健老师给谢瑾的点评是:她并不是班上最刻苦的学生,但她学习的方法很高效,维持了一种稳定、有条理的备考节奏,同时注意劳逸结合的科学作息方式,这样的学习状态往往能造就高分生。
卓信成也自有一套复习备考计划。他在报告会上介绍道:结合当前广东“3+综合”的高考科目安排,在开展复习的时候,把语文和英语放一组,数学和物理放一组,化学和生物放一组;每天都必须完成三组中任意一科的任务,不断循环;综合科目则定期做模拟套卷,形成答题节奏和答题策略。此外,卓信成每个周末会用一天的时间去总结这一周的表现:自己做了哪些功课,哪些学习的方法有效;有效的继续,无效的放弃。在反思的过程中,同时规划自己下一周的学习目标。
卓信成强调,复习备考遵循自身步调很重要。“我一周总会安排时间打篮球、跑跑步或听音乐来放松,然而,与此同时,身边的同学绝大多数还是沉浸在复习状态中。别人在复习,自己却在娱乐,这多少会有点压力。但换个角度思考,其实每个人的复习状态都不一样,很有可能别人正在复习的,自己已经复习过了。如果看到别人在做题,不一定就得‘跟风’也去做;同理,别人狂啃英语单词的时候,你也大可复习自己不熟悉的语法等等。切忌被其他人牵制,毕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备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