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监管不到位 媒体“瞎指挥”
wenloutangkevin|
2011-05-07 13:37:25
阅读()
副标题
4 食品安全监管“政出多门”
记者:三鹿、双汇等知名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染色馒头堂而皇之地进入知名连锁超市,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解决这类问题,应重点采取哪些措施?
张勇:一方面,说明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需改进完善。监管链条长、环节多,存在政出多门、职责不清、衔接不畅的问题,检测检验手段不强,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个别执法人员监管不严甚至徇私枉法,这些问题都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另一方面,这些事件的发生更加凸显了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重要性。真正安全放心的食品,是生产加工出来的。因此,不仅要加强监管检测,更重要的是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做到企业讲诚信、行业要自律,这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解决这些问题,要从自律、监管、政策、法制、宣教等多方面着手,使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愿犯法、不敢犯法、不能犯法、犯不起法”,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局面。据新华社电
十几个部门被指管不好食品安全
政协委员建议加大问责力度
前几年,就有人计算过,猪肉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有八九个部门在管,但还是出了“瘦肉精”中毒事件。时隔多年,“瘦肉精”重出江湖。于是,食品安全多头管理的问题,再次引起热议。
《人民日报》昨日报道,目前有十多个部门在对食品安全进行管理,“希望各部门能各司其职,做到不失职,不扯皮,不遗漏,切实把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这一大事管严、管好。”
食品安全的多头管理已被诟病多年。此次“瘦肉精”事件后,有专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在“瘦肉精”事件中,可以看出目前的食品安全多头管理失效。
但是,也有多位专家担心,如果食品安全监管完全集中于某一部门身上,可能会带来权力过大,难于监督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力律师事务所施杰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质监、卫生、药监等部门根据专业划分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现在也专门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这也是统一管理的有效机制。如今,加强对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督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施杰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大对违规部门的问责力度、对政府部门内部违法者的打击查处。
也就是说,不管多少部门在管理,关键是加强问责,在分工范围内管理不好就应该担责任。 (作者:吴鹏)
微微结语:
新闻报道以时事热点吸引读者,本是无可后非,且新闻的自由是社会民主开放的最好的体现!但自由并不意味着“任由”,也不意味着新闻工作者就可以不根据事实甚至自我捏造事实来做报道!新闻对于读者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真实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性,一旦丢失,就是谎言、流言,扰乱视听。
在食品问题倍受民众关注的时候,不良记者捏造虚假消息,给民众造成恐慌,扰乱市场秩序!同时,也把食品监管的工作引向歧途,对不存在问题的食品紧抓不放,反而会给不良商家可趁之机!
而媒体的报道之所以能在民众心中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与食品监管部门的迟缓反应是离不开的!正是因为食品监督部门的不作为或是“马后炮”,民众无法从权威部门得到确切的消息来释疑,才容易对来自媒体的消息偏听偏信!同时,很多食品监督部门亦是平时工作不作为,媒体曝光了才实施监管,成天跟着媒体屁股跑,极大降低了自身的威信!
而不良记者之所以能捏造假消息来博取民众眼球,归根到底还是监管不到位,民众听惯了媒体的声音,也就更容易受媒体的消息所左右!而新闻记者,作为民众与政府的传声筒,更应该确实保护大众利益而不是单纯的吸引大众目光,为做新闻而造“新闻”,严重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