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控烟失败的原因及控烟对策
今天,距离我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禁烟令五周年仅余3天。作为该公约的缔约方,我国承诺今年1月9日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但时至今日,我国仍无一部国家级的无烟立法,且囿于相关部门政企不分、烟草涨税不涨价、烟草文化难以改变等原因,履约5年内,不仅全民吸烟率没有下降,二手烟的受害者却在3年内增加了2亿人。中国失约,已成定局。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控烟失败呢?笔者以为,除了立法欠缺、部门推诿、国民吸食烟草的文化由来已久外,还有如下重要原因:
首先,政府对于控烟的重视程度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整体方略下,对于部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给社会及民众带来的负面影响或危害认识不足,这些行业包括烟草业、直销业、房地产业、高污染及高能耗行业。
正是因为如此,导致政府对于控烟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因而在出台相关控烟举措时目标不清晰、举措不得力、执行主体不科学。
目前,我国执行控烟举措的主要是卫生部门,控烟举措包括在公共场合禁烟、宣传戒烟知识技能等,都属于“非价格手段”。而国际上通用的主要戒烟手段,则是通过提高烟草税率和价格,降低烟草业的利润和吸烟者的购买欲望。而中国烟草行业总体税负远远低于世界其他烟草大国。德国为70%,巴西为74%,英国为80%。
其次,民众对于吸烟危害的认识不足。在很多人看来,烟是好东西,前几年流传于民间的说法“烟是介绍信、酒杯是大颖极具代表性。这些人在疏通关系时,往往购买高档烟送给公关对象;这些人在与陌生人接触时往往会敬烟;这些人认为抽烟优雅、性感、有风度。而对于吸烟的危害,这些人没有足够的认识,尽管他们知道吸烟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可对其严重性却缺乏足够的认识。于是乎,这些人不仅不会考虑戒烟,还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吸烟人群的增加。
第三,公共场所管理者对于控烟缺乏积极执行的动力。由于控烟相关法律的滞后,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对于控烟缺乏有力的执法权及处罚权,并且,控烟给其带来的好处不明显。故此,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对于对于控烟缺乏积极执行的动力。
第四,公共场所经营者对于控烟持抵触情绪。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饭店尽管挂着禁止吸烟的标牌,可还是向客人提供烟缸;很多咖啡厅辟出一个很小的角落作为无烟区,可和吸烟区却没有明显的间隔甚至完全是连在一起;很多长途客车、列车尽管会告知乘客谢绝吸烟,可看到乘客吸烟时也只是劝诫一下。这些经营性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不愿意更不可能拒绝吸烟者到其经营场所进行消费。
第五,烟草购买过于便利。在国外的部分国家,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也规定在学校附近禁止出售烟草。可在中国却没有不仅相关禁令,相反地,烟草购买过于便利。无论是大型卖尝社会小店还是饭店宾馆,到处都有烟草出售。任何一种商品,购买的便利程度决定了产品的销售及推广。烟草购买过于便利,令控烟失败是一种必然。
我们都知道,我国对于毒品与枪支的管控是相当成功的,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严格管制了毒品与枪支的生产、流通及销售各个环节。试想,若烟草的购买也像毒品与枪支那样难的话,控烟甚至禁烟必将取得成功。
第六,目前市场上戒烟产品及机构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吸烟人群。在吸烟人群中,有部分人尤其是那些被检查出患有不能吸烟的疾病的人想戒烟,可他们却难以戒断。究其原因就在于,很多人迷信戒烟药物,于是乎,市场上某某烟克、某某如烟、某某戒烟神贴大行其道,这些产品从戒烟者腰包中赚取了足够的利润,却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到戒烟者。可以说,我们几乎看不到利用戒烟产品成功戒烟的吸烟者。
而事实上,戒烟戒的是习惯。我们都知道,吸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习惯问题,生理的依赖固然存在,但更主要的体现是很多人烟瘾的形成是因长期的习惯行为而导致的心理作用。故此,戒烟必须靠坚强的毅力及长期的心里暗示才能成功。
上述原因是导致政府控烟失败的真正原因,更是吸烟人数不减反增的重要原因。那么,中国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控烟呢?笔者建议如下:
首先,提高认识,将全面控烟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据《2010中国控烟报告》,我国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玻中国疾控中心控烟专家提供的数据显示,近3年内我国二手烟的受害者增加了2亿人。
该报告显示,在我国,烟草导致的健康危害已使其社会经济效应呈负值,去年,其社会净效益已由1998年时的正1.5亿元骤降至负600亿元。这意味着,由吸烟导致的包括医疗成本、劳动力损失等社会成本已经远远高于烟草行业的总成本、缴税总额、就业贡献等价值总额,而且在未来20年这种净效益还会增大。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的无烟行动技术官员沙罗博士认为,中国是目前世界头号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这是唯一可以导致1/3到1/2固定长期用户死亡的合法产业,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消费产品有如此危害。烟草业对中国GDP的贡献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烟草引发的死亡和疾病给中国造成了医疗负担和人道主义代价,同时它降低中国的生产力,进而影响到中国的竞争力。
故此,政府应尽快提高并统一认识,将控烟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将全面控烟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并确保执行到位。
其次,明确界定,将涉及烟草领域的诸多行为明确定性为违法或犯罪。政府应尽快以法规的形式出台公共场所控烟的相关条例,将那些在控烟场所吸烟的行为定性为违反该法规的违法行为,对遭到处罚次数达到一定数量的吸烟行为定性为犯罪。
第三,从重处罚,对于涉及烟草领域的违法与犯罪行为从重处罚。有法可依,须执法必严,才能见效。北京规定1995年《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对违反禁烟规定的单位可处1000-5000元罚款,对个人可处以10元罚款。而香港法律违规吸烟者属于犯罪,最高可罚5000港元,对不遵守法律并拒绝出示身份证件者,一经简易定罪,最高可被处罚10000元港币。这使香港的成人吸烟率下降到只有11%的水平,成为全中国吸烟率最低的城市。
故此,政府在制定违规吸烟者的处罚标准时应从重,大幅增加其违规成本。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抑制吸烟人群的增加并帮助吸烟者成功戒烟。
第四,改变认知,出台举措改变民众对于烟草的错误认知。如前所述,很多人认为烟是好东西,他们对于烟草的危害认识严重不足。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有历史的渊源,更主要的由于烟草经营者刻意美化烟草所致。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禁止烟草经营企业将烟草命名为“香烟”。 16世纪中叶,西洋烟开始传入我国,当时国人吸这种烟不习惯,头发晕,好像喝醉了酒所以给烟取了个“干酒”的名字。其后,由于大量的洋面、洋布、洋火进入中国市场,民间称进口的烟草为“洋烟”。及至后来,烟草品牌日渐兴盛,烟草被便冠以“香烟”,正如当年鸦片进入中国时,被冠以福寿膏一样,一个“香”字令烟草给人带来美妙的感受。故此,笔者建议,政府应责成工商部门严禁烟草生产及经营企业将烟草命名为“香烟”,取消某某牌香烟的称谓,代之以某某牌烟草或某某烟。
2、严禁烟草生产及经营企业以任何方式发布广告、进行赞助。目前,尽管我们已经看不到赤裸裸的烟草广告在媒体出现,可那些打着公益旗号或换成企业管理咨询、文化传播、集团公司马甲的广告却大行其道。而在很多大型赛事或电视栏目现场,烟草企业的赞助比比皆是。这些广告和赞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烟草产品及企业的知名度,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巩固或提升其美誉度。
3、严禁影视、动漫、文学作品对于吸烟的描述与渲染。目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绝大多数影视、动漫、文学作品中,那些战斗英雄、青年才竣现代美女大多吸烟。在这些作品制作人的刻意打造下,这些文学形象在吸烟时给人美的享受,于是乎,很多年轻人甚至是中小学生在爱屋及乌的心里驱动下由模仿偶像学习抽烟并成为烟民。
第五,强化宣传,让民众尽可能多的明确认知烟草其危害。目前,无论是媒体还是相关教育机构对于吸烟危害的宣传均显不足。在国外,有些国家将吸烟所导致危害的图片直接印在烟盒上,而在我们国家,烟盒上仅仅出现“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对此,笔者建议如下:
1、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令烟草生产及经营企业将烟盒上警示语的“吸烟有害健康”改为“吸烟严重危害健康”。从警示语的警示程度来看,“吸烟有害健康”是指吸烟对人身体有害,从字面上看不出对人危害的严重程度。而若将其改为“吸烟严重危害健康”,则将令吸烟者对其后果有清晰且足够的认识。
2、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令烟草生产及经营企业将吸烟可能导致的危害以文字的形式印在烟盒上。这样,吸烟者在其购买烟草时就将对其吸烟的后果有足够的认识与预判。将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欲吸烟者的心理障碍,从而减少吸烟人群的增加。
3、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令媒体、社区及教育机构对吸烟对人产生的危害进行持续的宣传。可以说,对于知识、技能与爱好,每个人都是后天习得的,如果媒体、社区及教育机构能够持续进行控烟宣传,相信吸烟人群必将大幅减少。
4、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奖励那些成功戒烟者、帮助他人成功戒烟者、大力宣传吸烟危害者予以足够的奖励。如此一来,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吸烟人群的增长。
第六,多方引导,多方位、多角度引导民众确立健康生活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质量,而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却显得滞后很多。政府应利用媒体力量,充分整合专家、媒体、机构力量,多方位、多角度引导民众确立健康生活方式。
第七,加大投入,政府应加大在控烟方面的投入力度。目前,各地戒烟机构大多为企业所为,大多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利益驱动下,这些机构大多注重销售额而忽视戒烟效果,并对于戒烟者缺乏应有的跟踪管理,从而导致很多戒烟者戒烟不成功、戒了复吸现象极其严重。对此,笔者建议,政府应投入资金,在社区或公立医疗机构为吸烟者提供免费戒烟帮助,并对所有戒烟者进行跟踪管理。
第八,疏导行业,对烟草行业进行充分的治理整顿并进行科学疏导。在我国,从事烟草业的有8000万烟农,50万烟草职工,以及2000万销售卷烟的商人,这还不包括那些制作假烟、没有烟草经营许可证的从业人员,烟草业的利税占我们国家利税的九分之一。可以说,烟草业对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均有不小的影响。加之,烟草业的暴利已经是业内外公认的秘密。
故此,尽管烟草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及民众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和危害,可在短时间内取缔烟草行业显然是不现实的,这肯能是中国控烟失败的基本原因。笔者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采取诸如向公众明确做出禁烟目标的承诺、严格控制生产规模、大幅提高烟草行业生产及经营门槛、大幅提高烟草行业生产及经营税收、引导烟草企业在进行转型尝试等举措,对于烟草行业进行治理整顿并加以科学疏导。
中国禁烟失败是件“好事”专题:http://www.vivijk.com/special/kongy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