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登革热病例已增至4800例 或10年最多
今年登革热曝发以来,其疫情不断蔓延,相继在广东多地区传播散开。数据统计,截至19日,广东登革热病例已增至4800例,其传播强度为20年之最,感染人数或是10年来最多。全面阻断登革热传播工作,仍需紧锣密鼓的加强全身灭蚊行动。
病例或为10年来最多
广东省登革热疫情近日加剧。据广东省疾控中心统计,9月5日前感染人数为上百例,而截至9月19日的最新数据显示,感染病例已经发展到4800例。两名仍待进一步鉴定是否因登革热致死的病例,均为七八十岁的长者。
另外,根据去年9月广东卫生部门公开通报的信息,截至当月全省共有457例登革热。记者查看历史数据发现,2012年广东全省暴发登革热474例。此前几次高峰分别在1995年(6812例)、2003年(1576例)、2006年(1010例)。因此,今年登革热病例人数或为10年来最多的一次。疾控专家也表示,今年登革热传播强度为20年来之最。
在广州登革热临床救治专家组工作会议上,广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传染病防治专家唐小平表示:“两名死亡病例都有较多严重的基础病,加之年龄较大,身体机能减弱,出现肝肾损害后,治疗的难度很大。”广州疾控中心主任王鸣认为,两名患者均在登革热基本治愈后死亡,这可能是其基础性疾病导致的,“是否是因患了登革热而引起的死亡,还需要专家进一步鉴定。”
目前,广州仍维持多区域持续多发病状态,佛山、中山、江门、珠海等地出现点状聚集性病例疫情。当前广东省各地正大力开展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但部分地区蚊媒密度仍处高风险,登革热或有区域性扩散的可能。而随着病例的不断增加,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的风险也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登革热不会人传人
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何剑锋说,登革热不会人传人,登革热病毒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所以要防止蚊媒。
“没有积水就没有白纹伊蚊,就没有登革热。”何剑锋呼吁市民动手清除家中积水。他说,登革热来自登革病毒,登革病毒由白纹伊蚊传播,这种蚊子生长于清水,以及家中养花的积水。
目前广东省卫计委部署督促重要场所落实灭蚊防控措施,重点督查建筑工地、学校、小区、废品收购点、公园等区域。
广东省疾控中心9月8日至18日抽查重点地区蚊媒监测结果显示: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在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萝岗区永和街、海珠区江南中、黄埔区长洲街、白云区江高镇、从化鳌头镇;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里水和狮山、顺德区大良街道五沙村、容桂街道朝阳居委会、北滘镇西滘村、陈村镇的弼教村、赤花居委和仙涌村、乐从镇的大罗村、劳村村和水藤村、杏坛镇吕地居委会;江门市蓬江区环市街怡福怡兴苑;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办翠微居委会;中山市石岐康华社区、开发区的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和沙边、沙溪镇龙瑞社区、三乡镇平南。
广东省疾控机构呼吁广大市民人人动手,做好防蚊灭蚊的工作,办公室、家庭等各类场所内翻盘倒罐清积水,降低蚊虫密度;若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广东省疾控中心、卫计委等多个部门正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手段,向市民宣传登革热防控常识。
每周开展一次灭蚊统一行动
9月19日,广东省卫计委在广州指导防控登革热,要求相关单位做好疫点消杀成蚊工作,必要时要加大消杀密度和频次;同时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在11月底前,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灭蚊统一行动,特别是建设、房管、教育、园林和水务部门,要加强工地、小区、学校、公园、河涌的灭蚊工作,防止登革热疫情扩散。
目前,广州市中小学均向学生家长发出告知,请大家清除家中积水、防控登革热疫情,并要求每个家长反馈回执。另外,在广州市各大写字楼、公共场所也张贴有告示,告知市民倾倒包括花瓶中积水在内的家中积水,防止“花斑蚊”衍生,传播登革热。
广东省卫计委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充分发挥监测预警和评估纠错职能,每日向有关单位通报高密度蚊媒点位,引导消杀人员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灭蚊行动;在灭蚊统一行动和各疫点进行消杀工作时,要派员到现场提供技术指导。
防止登革热病的最好方法就是阻断蚊虫的繁衍,灭蚊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关新闻推荐:广东登革热疫情高发期 防治压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