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O谈中国粮农安全:转基因食品是把双刃剑

喵酱| 2014-06-19 16:53:08
阅读()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中国代表米西卡(PercyMisika)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在米西卡看来,不管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家庭层面,对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都较好地保障了粮农安全。而粮食依赖于进口并不会造成粮农安全的问题。而对于转基因食品问题,FAO只能告诉人们,转基因是把双刃剑,食用转基因食物有好的一面也可能有坏的一面。

 

在过去10年中,全球粮食消费量一直高于产量。据预测到2030年粮食需求将会提高30%至40%,全球新一轮粮食危机的到来似乎已无法避免。

 

然而,他指出,环境的污染、粮食的浪费以及中国城镇化所带来的耕地减少,还有食品安全问题都给中国粮农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对于转基因食物,你的立场是什么?

 

米西卡:从FAO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替人们觉得。我们只能告诉人们,转基因是把双刃剑,食用转基因食物有好的一面也可能有坏的一面。

 

从技术的角度而言,转基因是有益的,这种技术可以改良粮食的种植并提高产量。比如在朝鲜和蒙古,当地的人们需要粮食,转基因的种植技术可以促进粮食的生产和供应,不失为解决粮食短缺的好办法。对于非洲等地,转基因技术可以带给当地更抗虫、抗旱的种子,带去更高效的粮食生产,这都是转基因非常好的一面。

 

人们所害怕的是植物上的转基因应用可能会影响到动物或人类的基因,从而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这也可能是事实。另外,如果大公司掌握了转基因技术研发了种子,那么很可能会产生粮食的垄断,从而推高食品的价格。现在的粮食80%是来自于小型农场或农民家庭。所以,这也要看转基因的技术将被如何使用,如果生产的粮食会损害人们健康或者被少数人垄断,那就会是个严重的问题。

 

中国粮食产量切勿突然下滑

 

第一财经日报:你担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下称“FAO”)驻中国的代表已有三年,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粮农安全现状?

 

米西卡:首先,从国家的层面而言,中国的粮农供应是安全的。也就是说,中国是个有粮农安全保障的国家,拥有95%的粮食自给率。就蔬菜的供给而言,中国是有盈余的,产量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67%。中国在确保其他食品安全方面也做得不错。

 

另外,粮农安全不仅仅关乎产量,还关乎这个国家获取它不能自己生产的食品的能力。中国在这方面也达标。比如植物大豆油或豆奶,中国向外界进口了约70%的产品,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这样的进口实力。

 

其次,除了国家层面,粮农安全还指家庭层面,也就是每个家庭是否有能力生产或购买到所必需的食品。目前尚没有办法实现世界的每个角落的每个家庭都能获得必需的食物。而且在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期,人们也会面临粮食的危机。中国是能快速给予灾民食物援助的国家之一。

 

但一个危及中国粮农安全的因素是食物的浪费。全球范围内,每年有13亿吨的食物被浪费,这些损失发生在食物生产、存储、加工和消费等环节。直到去年,中国才开始提倡光盘行动。我认为中国食物浪费的最主要环节不是在前端的生产或加工上,而是在餐桌上。中国被端上餐桌的食物还是太多了。减少食物的浪费是避免粮食安全出现问题的方法之一。

 

日报:就粮食的供应而言,有资料显示中国越来越依赖于进口。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粮农安全存在危机?

 

米西卡:一个国家的粮农安全是指国家是否有能力获得本国人足够的必需食物,这些食物并不一定非要自己生产。如果这个国家无法生产出足够的食物或无法种植这类农作物,但有能力向国外进口相应的食物,那么它的粮农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中国是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它不可能生产出所有人吃的每一种食物。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种植和生产优势,在粮农进出口中找到平衡。

 

日报:但也有资料称,由于粮食结构的问题,全球的粮食生产也可能无法满足中国13亿人口的粮食需求。你同意吗?

 

米西卡:根据2013年11月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2013/14年度全球谷物产量(包括小麦、大米、玉米和大麦)预计达到24.98亿吨。如果按照这个预期,世界粮食库存稳定。加上现在的4.97亿吨库存,粮食的总供应量可达到29.95亿吨。这意味着,哪怕需要消耗FAO报告中提及的24.18亿吨谷物,到了2014年,全球谷物期末库存仍然可以达到5.64亿吨,将有比较好的平衡。

 

人们现在所担心的供应不足,是希望中国能继续保持国内农粮生产的高水平。现在中国能生产95%的自给粮食,重要的就是能否维持。如果中国的粮食产量突然下降,那么就会迅速耗尽谷物库存,因为中国是个对粮食需求量巨大的国家。

 

中国现在面临严重的土壤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城镇化的进程也使得中国不得不用更少的自然资源来生产更多的粮食,如果平衡不好将可能会造成粮食安全问题。但就目前来看,中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不能触及耕地的红线,所以粮农供应还是稳定的。

 

食品质量左右中国粮农安全

 

日报:除了粮食的产量和获取能力之外,粮农安全是不是也包括食品质量的安全?

 

米西卡:这是粮农安全的另一个重要角度。就食品安全而言,中国可以说略微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食品安全不仅要求食物是健康的,而且还必须是营养的,比如说是有机的食品。

 

如果使用了过多的农药,就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严重污染。一旦土壤和水源遭到了破坏,那么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饮用水和加工后的食品,一切餐桌上的食物都会被农用化学品所污染,从而变得不那么安全。

 

过去10年,中国充分利用了农地,却也付出了代价。土壤吸纳了超过它所能承受的化学品,造成了污染。

 

因此,中国粮农安全的最大争议也就来自于食品安全。真正的粮农安全是指每一个人都能始终获取足够的、健康的、有营养的安全食品。所以,食品安全的问题会威胁真正的粮农安全。

 

日报:对于您上述提到的土壤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事件,国际上有哪些可供借鉴的解决方法和经验?

 

米西卡:对于土壤的保护,首先要让农民们知道土壤污染对自己和后代的危害和严重,让他们自觉减少农药的使用。其次,现在也有一些生物技术可以降解土壤遭受的化学污染。

 

至于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问题,所以也能在很多渠道中被控制,比如食品生产、运输和加工等环节。因此,尽量生产出不受农药污染的农作物,在加工中避免使用违规的添加剂,在运输中对食物进行完好保存,并且在烹饪食物时注意消除这些可能影响健康的不安全因素,这些都能控制食品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食品标准和法律法规,从而让那些违法操作的食品生产商无法达到他们的盈利目的。最后,还要发动全社会的人来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普及哪些食物或添加剂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等知识。

 

相关新闻:中央要求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确保粮食安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