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妇女长期性压抑 发展农村经济方是根本
农村留守妇女长期处于性压抑的状态,且面临劳动负担重、家庭压力大等问题,由此产生的种种矛盾逐步突显。发展农村经济,将劳务人口留在本地,才是根本之道。
近年来,随着劳务经济持续的、规模化发展,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已婚男性常年在外,农村留守妇女逐渐成为一个新型群体。而留守妇女长期处于性压抑的状态,且面临劳动负担重、家庭压力大等问题,由此产生的种种矛盾逐步突显。因此,政协委员熊彤建议政府深化关爱留守妇女。
问题
留守妇女劳动负担重、家庭压力大、健康状况堪忧
熊彤说,农村留守妇女承担着家庭责任和大小事务,不但要赡养老人、养育孩子,还得操持家务和农活。据调查,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每人需要独立耕种3.67亩农田,农忙时日均劳动生产时间为8.5小时。
由于留守妇女承担着家庭生计、家庭角色责任和农业生产的压力,导致其思想负担过重。而长期的繁重劳动和较强的家庭压力使她们的容颜过早衰老,身体状况也越来越糟糕,很多农村留守妇女的身体都出现了各种疾病。
留守妇女情感需求缺失、幸福指数低、婚姻存危机
“由于丈夫长年在外,她们无法得到丈夫的体贴照顾与悉心呵护,缺乏关爱和理解,而长期的两地分居也导致夫妻之间无法实现生理满足,留守妇女长期处于性压抑的状态,”熊彤说。
熊彤认为长期的情感需求缺失和婚姻的“低性满足”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导致其生活幸福指数较低。空间的距离阻碍了夫妻间的情感交流,丈夫在外开阔了眼界,易出现婚外恋。于留守妇女而言,感情淡化增加了夫妻之间的猜疑,加上自我精神空虚,易受外界不法分子诱惑,从而导致情感危机。
留守妇女维权意识弱、缺乏安全感
“随着大量的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出外务工,余下老人、儿童和妇女这些相对弱势的群体留守在家,这给农村的治安防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熊彤认为。
农村地广人稀,且社会治安状况不断恶化,违法犯罪的概率逐渐增加,而留守妇女更是成为一些不法犯罪分子的主要侵犯对象。“因为留守妇女在失去丈夫保护的情况下,更容易遭受人身与财产安全上的侵害,甚至受到性骚扰和性侵犯。由于农村留守妇女体单力薄,文化程度低,维权意识薄弱,当家庭财产与人身遭受侵害时,她们大多选择独自默默忍受。”
建议
法律和制度上为留守妇女改变生存和生活状态
针对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涌向城市这一现象,熊彤建议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以及劳动就业等方面实现城乡平等发展,同时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农村就业岗位,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就近就业,以此减少农村留守人员的数量。
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实施群防群治,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通过各级妇联组织联合司法部门为广大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各项普法宣传教育,为留守妇女提供各种法律咨询服务,更加切实有效地维护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为她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扶持创业、对留守妇女技能培训
另外,熊彤建议加大农村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尽可能多的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让青壮年劳动力能够实现在本地就业、就近就业,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拓宽农村家庭致富渠道,制定惠农政策,鼓励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创业,就地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家庭、留守妇女的数量,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农口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致富项目信息和技术指导。鼓励留守妇女主动参与到各项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去,提高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来源:人民网)更多精彩请浏览:外媒关注中国留守儿童现象 1年仅团聚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