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

phoebe| 2012-08-10 11:34:00
阅读()

  微微健康新闻:随着中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得到进一步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201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

 

  记者9日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
  
  国家统计局人口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婴儿死亡率进一步下降。
  
  2010年中国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38岁,比2000年提高2.75岁;女性为77.37岁,提高4.04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之差与十年前相比,由3.70岁扩大到4.99岁。
  
  这位负责人分析指出,在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并且两者之差也进一步扩大。这与世界其他国家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及地区为79.8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为69.1岁。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仅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比高收入国家及地区平均水平低5岁左右。”这位负责人说。
  
  据介绍,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是各年龄死亡率水平下降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婴儿死亡率(指同时出生的一批婴儿未能存活到1岁的比例)的下降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010年中国婴儿死亡率为13.93‰,比2000年下降14.45个千分点。而1990至2000年十年间,中国婴儿死亡率下降4.51个千分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中国婴儿死亡率不仅继续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加快。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意义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公元前欧洲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仅20岁左右,以后持续缓慢地延长,1850年左右达到40岁,即在漫长的近2000年的历史中终于延长了一倍。按此计算,平均每百年不过增寿一岁而已。这种极其缓慢的增长速度,显然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缓慢有关。19世纪是一个转折点,随着工业化革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迅速上升!自1850年以来的100多年内,欧洲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大约增加了三十多岁,按1977年联合国人口年鉴所示,已达到平均72岁的水平,这同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卫生环境的改善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抗生素的发现和免疫接种术的应用,扑灭了曾使古代人口大批死亡的各种流行性传染病(如霍乱、天花、鼠疫等),使得欧洲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本世纪内以平均每十年的增长达到2.3岁左右的速度,与古代形成鲜明的对照。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