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制度透明度不高 无以破解“血荒”常态化

xiaoke| 2012-06-20 10:44:17
阅读()

  微微健康网获悉,近几年,全国多地“血荒”事件频发,血液供应紧张一直呈现常态化。公众的献血热情不佳,是因对献血制度的信任度不高。血站及献血制度如何提高透明度提高献血率,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无偿献出的血液被当做肥料浇灌兰花”“‘血库’变‘金库’”等负面消息,一度将公众的献血热情降至冰点。虽然部分事件得到澄清,但是公众对血站及献血制度的信任度依然不高,导致各地血站采血难度依然很大。

 

  面对民众对血站的强烈不满,相关部门辟谣称:血站“不存在利用无偿献血盈利”的问题,根据2005年卫生部和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调整公民临床用血收费标准的通知》规定,200毫升全血全国统一收费标准220元,是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的费用。

 

  同时各地血液中心也都作出解释称,每一份血液需要进行两次重复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等十多项基本检测。这些都是国家物价部门统一核定的,血站不可能通过卖血挣钱。

 

  然而,多番解释仍未能打消民众心中疑团:假如血站没有谋取利益,为什么不公开血液采集、存储和消费等各个流程的成本呢?

 

  吐尔文江·吐尔逊认为,要解决信任危机,仅仅只做到血站信息公开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部门还主动与献血者形成良性互动,例如为献血者进行免费体检、组织献血者夏令营等,增强献血者对血站等公益机构的信任度。

 

  此外,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当逐步承担起血液采集、储存等中间费用,实现从无偿献血到无偿用血,体现无偿献血事业的公益性。

 

  小编认为,赢得公众信任是采血机构营造义务献血良好氛围的基础。只有把用血的成本公开化透明化,才能取信于公众。进而破除部分地区血液供应紧张呈现常态化的现象。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