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是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最强国家

phoebe| 2012-06-12 01:30:35
阅读()

  微微健康网消息: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11日启动,在昨日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称中国是全世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最强的国家。
  


专家:中国是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最强国家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从今天(11日)开始到17日,这一周是2012年食品安全周,作为每年食品安全周的重头大戏,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工信部、农业部等11个部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今天在北京召开。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督体系建设问题,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监督检查司副司长于军今天表示,要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这也是今年食品安全周的主题。于军表示,针对我国食品生产经营方式小、散、数量巨大、业态复杂的特点,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和自我约束意识,将更为重要并且具有可行性。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安全水平与监管力度的重要方法。
  
  面对时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政府将如何做好监管工作?如何扮演好裁判员的角色?社会如何构建起可靠的食品安全防火墙?对此,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毛寿龙:中国是全世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最强的国家,我们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大的行政监管方面的资源,但是我们与很多国家相比,有些方面的资源投入还是不够的。比如,司法资源投入不足,在一些地方,立法以及公民社会的参与,还有企业、行业协会的运作等社会资源的投入也不足。这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别。另外,我们的食品配送系统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
  
  对食品安全来说,严格的监管体系和诚信的文化哪一个更加重要呢?
  
  毛寿龙:我想,相关的一些监管资源和信用资源都非常重要。比如交通安全,铁路、航空监管很重要,但是对于走路、骑自行车,你这监管是没有用的,所以这方面就是诚信资源更重要,基础性的东西还是诚信,尤其是小作坊、小食品,政府基本上是不可能靠行政资源监管到这些,完全是靠信用资源的。
  
  实际上,我们的诚信资源和市场经济是互补的,市场经济可以把各种各样的诚信资源运作起来,然后变现,变成市场经济本身运作的资金、资本。另外,也可以通过投资于诚信,然后把它作为一个经济运作的平台。
  
  最近几十年很多商家和企业家都尽可能利用各种各样的信用资源来建设市场经济,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信用的努力相对比较缺乏,所以信用资源消耗得比较多,导致信用资源供给短缺。对他来讲,实际上他也没有投入,他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说了一句话,或者微博上发表了一下,得到了大家最基础的信任。但是仅仅这样说一句话实际上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些相关的社会组织,或者社会资源的投入。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推进诚信档案、为失信食品企业建“黑名单”等措施打造“守信得益、失信受制”的信用环境。这些促进诚信的外部约束在真正促进食品安全的过程当中,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
  
  毛寿龙:可以发挥作用,尤其是当企业本身有诚信机制的时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这个企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经常是今天做个企业,明天换个企业,那这种监管实际上没多大用处,所以还需要看各方面的合作机制。
  
  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应该做三点:一是有针对性的打击一些食品的案子,要有行政的、司法的,还有各种各样包括舆论的打击办法,就事论事的来做,不要把它轻而易举的上升到一个宏观的高度。
  
  第二,宏观层面要完善一些相关的制度,要各个方面都有机会来投入。
  
  三是要有一个基础性的信用,这需要靠公民、企业家,以及各方面的参与者来发挥,政府要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如果不给他们提供空间,行政资源有时候投入得越多,有可能会损害其他资源发挥作用。
  
  农业部表示将“下大力气”在基层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这能否解决一些地区食品安全源头失控的局面?
  
  毛寿龙:可能在宏观上会起到一些作用,尤其是在农药广泛使用的背景下。过去农业基本上重视的是数量问题,就是把农产品的产量提高,所以用了大量的农药,有时还污染了土地,可能几十年都恢复不过来。那么,在这个领域加强监管的做法应该是非常好的。我觉得,农业部行政资源可能会投入很多,但是其他的比如司法资源,公民社会的资源和个人信用的资源,尤其是商业化配送体系的投入,这方面的资源如果有更好的投入,可能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