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小吃“消失” 老北京小吃困局该如何破解

azsqwe| 2012-05-12 06:04:23
阅读()

  随着经营六年的九门小吃的关门停业,本市屈指可数的老字号小吃聚集地又少了一个,昔日本想集体抱团取暖寻求新发展的老字号小吃如今劳燕分飞,这不能不说是保护北京小吃的又一败笔。在越来越大保护之声中,东安市场、隆福寺、前门等老北京小吃聚集地逐渐消失或经营日渐艰难,破解老北京小吃困局的出路在哪呢?  

  因房租等纠纷,在后海立足六年的九门小吃从上月28号起封门停业了,对于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先听听记者董研博的报道。

  记者来到位于什刹海的九门小吃,店外大门紧闭,门口堆满了建筑垃圾,已经没有了它昔日红火的景象。这也令一些专程赶来品尝特色小吃的市民倍感遗憾。而对于那些九门小吃的员工来说,突然的停业闭店,也弄得他们不知所措。 

  在九门小吃的大门上贴有一份以九门真相为标题的告示,里面详细的写着九门小吃的起起落落。并提出了欺诈合同等方面的指控。而矛头则指向了董事长候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字号负责人称:撤出的原因是以侯嘉为首的管理方收费太高。每个月要收取数万元的管理费,直接导致老字号支出太大,没得赚,随后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侯嘉。 侯嘉说之所以关门,是因为九门小吃的租赁合同已经到期,作为股东之一的二房东把房租从此前40多万元涨至360万元。 显然是有意收回房子,随后记者也联系到了这位二房东,他是什刹海商会的会长段云松,他表示,涨租金只是清退九门的一个手段。 

  据了解,这并不是九门小吃第一次出现危机,在2006年创建之后,因扣点率及管理费标准等,爆肚冯等多家老字号与九门小吃产生矛盾,多次表示要退出。今年2月,九门小吃发出通知,要求老字号每年缴纳3万元管理费,否则视同放弃经营权,引发矛盾升级,3月,坚持经营了7年的爆肚冯、月盛斋、奶酪魏等7 家老字号正式撤出九门小吃。

  九门小吃的去留问题,西城区政府4号召开协调会,并表示正在协助老字号小吃商户在什刹海、护国寺、大栅栏等老字号聚集区内选择合适地点落户。这件事总算让小吃商户看到了希望,但是,这希望中也透露出老北京小吃的无奈,就他们的生存现状记者做了调查,在西城六铺炕爆肚金生隆店,一直以单店发展的金生隆,如今已经搬过七次家,店铺面积越搬越小,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尽管金生隆目前经营还说得过去,但限于成本压力,很难做大,他们也在努力创新,调料制作标准化、申请专利等等,仍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这让冯国明很无奈,不过让他更困惑的还是传承问题。

  传承是目前大多数老字号小吃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而资金紧张也是困扰发展的瓶颈。他们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似乎自己已不可破解,更希望政府能伸出援手,而政府也意识到老北京小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餐饮问题,而是北京文化传承。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政府搭平台建设老字号聚集区扶持企业发展,可是企业又偏偏不领情,比如,2009年10月,小肠陈、年糕钱、羊头马、茶汤李、豆腐脑白、庆丰包子等这些老字号小吃高调回到大栅栏的场景记忆犹新。半年后,他们纷纷撤离。

  其实,为了将这些散落各处的老字号小吃召回前门聚集,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减免税收、提供贷款等,但是有些没有落到实处或缺乏长效机制,再加上本小利微的北京小吃并不具备竞争优势,经营步履维艰,看来政府对老字号小吃的保护要更有针对性和可持续性,不过,破解老北京小吃的困局,政府不能急功近利,要换个思路,适宜扎堆发展的搭建平台,适宜连锁经营给优惠政策。

  据西城区统计,有近百家老字号企业,占全市老字号数量的50%以上,区内20%的老字号发展比较快,而80%的企业属于维持经营或濒于倒闭,这其中老字号小吃就占了但大多数,为此,西城区在全市第一个专门出台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若干意见,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大栅栏、什刹海、琉璃厂等多个老字号集聚区发展建设,设立老字号保护与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2000万元重点支持老字号企业创新经营。

  希望这能为目前处于经营窘境的老字号小吃雪中送炭,不过,西城区老字号协会会长、张一元董事长王秀兰说老字号小吃也要突破发展的瓶颈,与时俱进。百年老店小肠陈大胆的创新,连锁经营的成功印证王秀兰的话,只有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老北京小吃这张名片才能鲜亮起来。(记者:张煜)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