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难;病患等不到住院提前准备好遗书!
微微健康网消息:人满为患的急诊成了各大医院住院难的缩影。急诊大厅、走廊,这些本不该放病床的地方,都被一张张病床占满。有人在急诊大厅的病床上一呆就是七八天;有人害怕自己等不到住院而提前准备好了遗书,“住院难”又成了百姓就医路上的另一只“拦路虎”。
3月18日,上海中山医院急诊室的走廊里都加满了病床
急诊大厅、楼道躺满了人,短的几天多的苦等一年
各大医院一床难求
费尽心思挂上号看完医生,被告知病情严重需要住院,本身就是令患者寝食难安的事情,如果再被告知“现在没床,需要排队等候”时,患者的心情可想而知。
连日来,《生命时报》记者深入多家大型医院,看到了患者“欲住无床”的无奈和痛苦:为求一纸住院单,他们只能或在家里,或在医院附近的旅馆里,焦躁不安、担惊受怕地等着;托关系、借床、加床、守病房……所有能尝试的方法都不放过;有人在急诊大厅的病床上一呆就是七八天;有人害怕自己等不到住院而提前准备好了遗书……“挂号难”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住院难”又成了百姓就医路上的另一只“拦路虎”。
“再住不进去就得在家等死”
3月30日上午10点多,与人挤人的门急诊相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部的窗口有些冷清。80多岁的王奶奶正低着头,蜷缩在候诊椅上,她看上去面色有些惨白,嘴唇微微颤抖,旁边坐着她的儿子和儿媳,地上放着日用品。
“我母亲得了严重的心衰,一不小心就会出事。担惊受怕了一个多月,要不是今天早上又犯病,情况危急,可能还住不上院。”王奶奶的儿子眼眶微微发红,显得有些激动。他告诉《生命时报》记者,1个多月前看门诊时,医生就说这病情需要住院,可心内科的病床早满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家等待消息。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这段时间,我母亲犯病都已经来了3次急诊了,每次只能呆在观察室。”坐在旁边的王奶奶嘴里则不停地念叨着:“住院真难,真难,再住不进来就只能在家等死了。”
上海市的徐先生是个食道癌患者,从2011年9月确诊后到今年3月,他先后做过7次化疗。说起父亲的这7次住院经历,徐先生的女儿满腹心酸。“预住院”、“借床”、蹲守病房、托关系等等,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在眼前闪过。除了开始两次比较顺利外,每一次成功住院前,都要经历“黎明前的黑暗”。
今年1月份是最困难的一次。那段时间,在徐先生就诊的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病房楼道里,经常会看到他和其他患者的身影,他们或站或坐,小声谈论着彼此的病情。一看到负责收拾病床的护工推着消毒灯经过,大家顿时一阵沉默,一双双眼睛随着她移动,随即便有患者起身上前小心翼翼地打听:“今天有人办出院吗?”有时,徐先生还会守在医生办公室门外,就为见上主治大夫一面,问一句自己什么时候能住上院。徐先生说:“这都是我们老病友总结出来的经验,现在住院这么难,要想早治疗,就得天天来,让医生记住你这张脸!”
“我平时上班忙,没办法时刻盯着。父亲虽然坚强,但毕竟是个癌症患者,身体虚弱,多走两步路,就喘不上气来。住院部在三楼,一想到他为了一张病床,上上下下不知跑了多少回,每次回到家就瘫软在沙发上,胸口闷疼,我就心疼得难受。”徐先生的女儿说,每次住不上院,父亲的情绪会就变得更加焦躁不安,一会儿埋怨医生不近人情,一会儿嫌饭菜不合口,还说我们不关心他,老折腾他这个重病人。有几次,他都提出不治了。
在国内各大医院,像王奶奶、徐先生这样,被“没床”挡在病房外的患者数不胜数。记者采访发现,为了一张病床,患有鼻息肉的卢小姐从去年4月等到今年1月,期间晚上睡觉老喘不上气;王先生带着患有乳腺癌的母亲,在医院附近的小旅店住了一个多星期;神经鞘瘤患者怕等不到专家动手术,甚至写好了遗书;上海癌症晚期患者家属秦岭不堪住院难之苦,给上海市委书记写公开信,历数父亲在生命的最后2个月里,辗转5家医院,屡屡因“没有床位”被“请出院”……
医院处处缺床,急诊病人往哪送成难题
一般来说,要住院的患者病情往往较急较重,住不上院,不少患者只能一犯病,就挂急诊。一定程度上讲,人满为患的急诊成了各大医院住院难的缩影。急诊大厅、走廊,这些本不该放病床的地方,都被一张张病床占满。
3月30日上午,四五级的大风让阳光明媚的北京多了几分凉意,而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急诊室里,一股更冷的寒意在每个住不上院的患者和家属心里流淌。推开挡风门帘,走进急诊厅不到十几步,楼道左侧四个高低不一的临时病床显得有些扎眼。
“这楼道太冷了,门帘一开,一阵风就跟着进来。我刚给老人又加了一床被子。”吴女士一边给老人整理被子,一边忧虑地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我们是今天早上来的,脑梗,伴有肺部感染。情况比较严重,但住院根本排不上,急诊的观察室环境好些,要能住上也就心满意足了。在这躺着,受罪也没办法,只能将就着。”而在观察室旁边的治疗室周围,也放满了病床。一位患儿母亲告诉记者,他们在这里呆了6天了,有人比自己等得更久,就盼着赶紧能住进病房。
3月30中午,记者又来到以治疗心脑血管病见长的北京阜外医院。急诊大厅的各个角落都是密密麻麻的病床,连大门口、座椅区都没放过。氧气瓶、监护仪、吊瓶等住院设备,让这里俨然成了一个超大号的“临时病房”。记者随机调查发现,这些患者在这里,少则等了一两天,多则等了七八天。从门口到候诊区只有十几步,但人们不得不小心挪动,否则极容易碰到病床。
记者离开之前,碰到在拐角处陪母亲的李女士正要去诊室找护士换液,她的母亲因心衰被120救护车送过来了,在心内科病房登记后,医生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进去。“我们相信这里的医生,不管等多久,也要让母亲住进去!”
“现在医院处处缺床,患者送到急诊来了,可分流不出去,往哪里送是个难题。”上海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陆一鸣告诉记者,为这些患者联系好病床住上院,让急诊更顺畅地“转”起来,成了他不得不面对的巨大压力。在这家上海医疗机构中规模最大的急诊室,一楼重症病人急救床位和三楼监护病房,长期“一床难求”。而二楼观察区的走道和大厅也布满了病床,电梯口都被围得水泄不通,有时新病人来了,就被堵在门口,车都推不进来。该科一位护士告诉记者:“一到病人多的高峰期,我们走路都必须吸着肚子,侧过身,小步挪动。”
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住院难问题在三甲大医院中十分突出,其中肿瘤、儿童等专科医院,以及一些热门科室,如骨科、心血管科、外科等,住院难更为明显。这也导致各大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病床都在超负荷运转,不少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在110%以上,个别医院甚至达到147%,那也就意味着,两张病床要被当成三张用。
医院患者需共同努力
“我们很理解患者的心情,也在努力提高流程和效率,这也需要患者和医院的共同努力。”陈秀是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心胸外科的主任,他所在的医院同样面临着一床难求的困难。“由于床位实在安排不开,只能按照病情紧急程度,先安排迫切需要手术的患者,有些不是特别紧急的只能被迫等一等。”
住院难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一科主任郑坚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在肿瘤等疑难杂症治疗领域尤为明显。这些疾病对高端设备、医生医术等的要求较高,很多患者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宁愿等待。
事实上,为了解决住院难的问题,各大医院也动足了脑筋。其中,推广“日间手术”是重要的应对之举。它指的是患者清早入院,检查在门诊完成,中午出报告,下午手术,术后观察数小时,若情况恢复良好,第二天早上即可出院。以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拆钢板“日间手术”为例,病人平均住院天数从10天减少到2天,费用从近7000元减少到约4000元。针对肿瘤病人入院化疗难的状况,上海市第一医院也推出了日间化疗,对需定期化疗患者,安排在24小时内完成并出院。北京同仁医院刚履新不久的院长伍冀湘,也在力推“日间检查”,以缩短平均住院日。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约有40%—50%的手术,是在日间手术中心完成的。
在优化医院病床管理方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认为,由医院进行统一调配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为此,该院建立了床位协调中心,一方面合理调配忙闲不均的床位资源。如神经内科有病床空着,神经外科无法收治的病人可以先住进神经内科病房。另一方面也让患者在门诊完成术前诊断和检查,缩短平均住院日。
面对病床紧缺,很多焦急等待的患者会疑惑,为什么不能多建些病房多增加些病床呢?对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耿仁文认为,“医院不可能无限制增加床位。要解决这种现状,盘活现有的医疗资源是关键,让基层医院有活力,并能真正收治病人。”在医疗政策方面,有些“怪象”需要改变,如有些疾病只有住院才能报销等等。
最后,陈秀呼吁,患者也需要更加理性,去除一些没必要的误区,比如没必要大小病都抢着去住大医院,有些病完全可以在一般医院或当地医院进行治疗。还有的患者完全依赖大医院,基本的辅助检查也要来大医院做,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此外,专家还提醒,大医院应做好和二级医院的协作。现在不少三甲医院有定点的协作医院,定时有专家去坐诊。若实在住不上院,病情又允许的话,可先住在协作医院,等三甲医院的医生来诊治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