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谱”抗菌药研发 面临着两大难题

xiaoke| 2012-02-09 15:28:07
阅读()

  广谱抗菌药在为人类抵抗病菌感染带来福音的同时产生了越来越强的抗药性。曾经备受冷落的“窄谱”抗菌药由此重新回到新药研究者的视野中。然而,此时科学家又发现,临床上难以快速鉴别出致病菌等瓶颈,还有待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突破。

 

  其一,大型药企对研发抗菌药兴趣下降。抗菌药的用药周期短,其销量和利润显然比不上价格昂贵的抗肿瘤药物和需要终身服用的心血管类、代谢疾病类药物。因此,窄谱抗菌药难以突破研发资金不足之困。

 

  其二,窄谱抗菌药依然会引发耐药性。杨玉社说,现在全世界的药学家都在积极寻找对抗细菌的新策略,“这有待基础研究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精确制导”还须快速找准“标靶”

 

  只针对特定细菌,不伤及“无辜”,窄谱抗菌药不仅能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还能保护人体内的有益菌群,好处不少。但在临床上,要“精确制导”打击特定“标靶”,就必须快速分离并检测出患者体内的致病菌到底是哪几种,而这恰恰是一道大难题。

 

  菌种鉴定要“快”到什么程度?杨玉社说,至少得在1~2小时内完成。可是,直接从患者身上得到的病原菌往往数量太少,无法直接用于检测。目前医院常用的方法是先培养繁殖、分离病原菌,再检测哪种药物对其有效——走完这一过程,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对急性感染患者来说实在太慢,即使找到了病原菌和对其有效的药物也是“马后炮”。

 

  盟科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生物研究部负责人黄艳琴说,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目前还只能鉴定部分可以培养的细菌,且它们未必与患者身上的病原菌相符——因为当病原菌离开人体,转到培养基上,生长环境就发生了改变,有些菌一旦死掉,就不能获得真实的病原菌,进而会对用药产生误导。

 

  每个患者的自身免疫状况千差万别,感染的病原菌类别不尽相同,能不能找到一种“万能”培养基,使所有细菌都能在上面“茁壮成长”?这又是一个问题。黄艳琴说,理论上看似可行,实际上很难做到。不同病原菌对培养、分离和药敏鉴定的条件要求差别很大,该领域专家一直在探索更快更好的新技术新方法,但至今尚未取得重大突破。

 

  抗菌药使用从广谱转向窄谱,不仅是药物的变换,更是医疗观念和方法的转换,需要配套技术的同步保障。看来,距离“安全使用抗菌药”并成功研发出新型窄谱抗菌药,还有很远的路程要走。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