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去年超七成医院遭遇“医闹”
医闹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与患者家属一起,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打砸财物、设置障碍阻挡患者就医,或者殴打医务人员、跟随医务人员,或者在诊室、医师办公室、领导办公室内滞留等等。据数据显示,北京市超七成的医院发生过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等“医闹”事件。其中,妇产科更是成为医疗纠纷的“重灾区”。
超七成医院遭遇“医闹”
为化解医患间的矛盾,去年5月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挂牌成立。至此,患者和医院产生医疗纠纷后,双方就有了“说理”的地儿。昨日,记者从该委员会了解到,半年来,医调委调解完结的案件有571例,其中调解成功的513例,成功率接近九成。
近年来,本市门急诊量激增,随之而来的医疗纠纷数量也剧增。据不完全统计,72%的医院发生过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等“医闹”事件;77%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住院费用的问题。而医院处理医疗纠纷的方式也不尽合理,“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现象还是存在。
由于医疗行业的复杂性以及个体差异性等问题,同一种药用在不同人身上效果都会不同。医生希望给病人看好,而患者却没达到想要的效果。这种矛盾常常双方各执一词,“剪不断,理还乱”。
妇产科成“重灾区”
据介绍,医调委是由市司法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保监局组成的第三方调解机构。统计发现,在医调委受理的医疗纠纷中,妇产科成为医疗纠纷的“重灾区”。
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妇产科纠纷扎堆是世界各国都出现的情况。一般来说“动刀子见血”的手术更容易产生医疗纠纷。此外,与带病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不同,孕产妇是健康人,一旦在孕育、生产过程中出现偏差,心理上就很难接受。同时,孕育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比较多。
索赔超1万可免费调解
按照规定,公立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纠纷,患者一方索赔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通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索赔金额超过1万元以上的,应当通过人民调解或诉讼方式予以解决。
“我们有一个很庞大的专家队伍,专家通过双方陈述事实,来评断医院有没有过错。”医调委副主任刘方介绍说,医调委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代表任何政府部门,而是受群众之托化解矛盾。人民调解员与纠纷当事人的地位平等,医调委调解纠纷不收取费用,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坚持公正、中立的第三方立场。医调委与任何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目前医调委有44名调解员,其中很多是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院管理人员、高级法官、律师等。医调委的调解没有强制性,双方若不同意调解结果,将可继续走司法程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