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问题油是阳关造成的!
如果说三鹿奶粉带给人们的伤痛还不足以敲响食品安全警钟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染色馒头”,“瘦肉精”以及含砒霜的农夫山泉和能当安全套使的营养快线等等总该让人们有些警觉,有些畏惧了吧?
然而,当金龙鱼的广告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当家家户户一天三餐“放心”实用金龙鱼的时候,安徽的部分金龙鱼却被告知是“问题油”,又一个让人伤不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公众情何以堪,笔者想问,对于食品安全事件,事先做好层层把关做好监管究竟有多难?
去年岁末,安徽省工商局抽检的金龙鱼玉米油,被查出色泽和烟点不合格。经销商王先生向记者解释说,据查小超市因保管不善,使得玉米油长期暴晒在日光下,因而导致油质产生了变化。
每一个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公众往往都能听到别出心裁的回复,不是给苍蝇解剖查国籍就是称牛奶成胶状属正常现象,这回的金龙鱼问题油事件在回复上也不甘落后,不怪天不怪地,怪起了太阳。称金龙鱼系列的问题油是晒多了太阳导致油质变化。
百姓或许还好忽悠,但专家却不是吃素的,业内专家表示,食用油被阳光“晒”变质的说法略有些牵强,称“造成烟点和色泽不过关的原因,实在绝非紫外线长期照射这一单纯因素就能导致。”
虽然此次工商抽检查出的金龙鱼问题油像之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样又是名副其实的马后炮,但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查到总比查不到好,更比不查好,少一点问题油上餐桌,多一点放心和健康。
那为什么不能在这些问题油上架前就查处呢?那样的话公众不就更多一点放心和健康了吗?金龙鱼作为驰名品牌,作为畅销品牌,为什么就不能在监管和把关上多下工夫呢?对得起百姓那份支持和信赖吗?
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挑战着公众脆弱的神经,也是在一次次挑战着政府的公信力。当商家诚信一步步缺失,道德一步步滑坡,那么对于公众来讲,还有何安全可言?
公众期望执法者要有责任心,生产者要有道德和良心,笔者认为,光靠这些道德层面的东西来约束执法者和生产者还远远不够,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黑心”的东西。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生产监督机制,把食品生产安全问题落实到人,生产经营者便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除此以外,要重抓监管环节。大家心中清楚,在食品安全监管上,我们不缺技术标准而是监管未落实到位,只要监管落实到位,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一定能得到有效切实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