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削减中间环节减少菜贱伤农现象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一直以来,农村居民的心愿就是自己的鲜活农产品能“卖得出、卖得远,卖个好价钱”,而城市居民的心愿是“买得到、买得方便、买得新鲜、买得实惠”。现实情况就并非如此,区域性的卖难、买贵现象时有发生。
今天(22日),商务部等七部门研究决定,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削减中间环节,减少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的出现。
从马铃薯到大白菜,从洋葱到生姜,农产品滞销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一头连接着田间地头,一头连接着百姓餐桌,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价格波动,牵动人心。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今天表示,作为流通环节的主管部门,下一步将做大做强流通企业。
姜增伟:要下决心扶植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企业,引导经销商实现公司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要扶植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零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扶植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运输企业,提高物流的效率和物流的服务水平。
扩大规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的好处不用多说,姜增伟认为,发展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也非常重要。
姜曾伟:一要大力发展农超对接模式,进一步扩大农超对接规模,鼓励超市增加对接合作社的数量和对接的商品品种,增长对销的销售额;二是积极开展农批对接模式,鼓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经销商通过代理等方式与生产主要的产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
创新了流通发展方式,订单农业也需要大力发展。姜增伟说,风险回避的作用不能忽视。
姜增伟: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和公司化的产销组织的完善,可以大大降低市场风险,也可以有助于营销成本进一步降低。
目前,我国基本处在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军万马搞贩运的阶段,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一斤马铃薯,前年5毛钱,去年涨到了1块钱,今年跌倒了3毛5。“过山车式”的价格波动,农民损失不小。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郑风田教授说,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样的教训非常深刻。
郑风田:现在的很多农业统计是事后统计。实际上,在今年决定不决定种土豆的时候,把全国相关数据汇集起来,农民可能就比较好做决定了。遗憾的是,现在没有任何单位能提供这样的信息。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农民们种什么好像都没把握,姜增伟认为,政府在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的同时,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综合运用调节手段,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姜增伟:不管从数量上,还是从品种上,都应该进一步增加,包括中央增加品种的同时,地方也要增加数量和品种。除了政府进行储备,可以考虑以经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储备。要不断完善指挥机制,同时还要建立价格的调节制度。通过政府的储备,规避或者降低市场突发的情况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