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亲残疾 4岁女童独挑起家务大梁

cuteyy| 2011-12-09 21:53:57
阅读()

 


  一个年仅4岁的孩子,因为双亲都残疾,而要挑起家庭的重任,目前,当地已承诺为他们一家人办理低保。

  12月7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宾县经建乡二道河子村朱家屯4岁女孩孙悦家。一间用木板和土坯建成的房子,十几平方米大小,房盖是石棉瓦和玉米秆铺的,窗户用塑料布遮挡的。仅有的一扇外屋小木门,也破烂不堪,连个门锁都没有。进入房门,柴火连着灶台,锅里还有早上吃剩的疙瘩汤。掀开污渍斑斑的里屋帆布门帘,一个身形瘦小的女孩正在给瘫痪卧床的妈妈詹娟掖被角。见记者一行进屋,女孩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喜悦,“家里来人了,有好吃的了!”随后,她跑到靠在火炕一侧的爸爸孙跃民身边,玩起了邻居送的积木玩具。

 

  孙跃民说,他去年打工时在一次施工中意外受伤,不能弯腰干重体力活。受伤后,工头承担了16万元医疗费用,后来又给了6万元补偿款。但这6万元钱还没捂热乎,债主就上门索要当年詹娟看病欠下的外债。为了生计,孙跃民将家中仅有的15亩耕地卖了2000元,之后这个家没有了生活来源,只能靠左邻右舍、亲戚朋友资助。

 

  躺在炕上的詹娟被邻居王桂英扶着坐了起来。她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她们夫妇俩在抚远县打渔,由于长期住在“地窨”里受潮受凉,她患上了风湿病,之后又得了中风脑梗塞并留下后遗症,当年她才29岁。经过治疗,詹娟虽然能够自理,但也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家庭生活困难,当地政府部门给詹娟办理了低保。

 

  2007年9月,小孙悦的诞生为这个贫困的家带来了短暂的欢乐。詹娟说,以前丈夫有劳动能力时,还能赚钱养活她们母女。而现在,丈夫也失去了劳动能力,这个家连基本的温饱都很难解决。如果不是亲戚和邻居们经常接济的话,很可能就会断粮。

 

  爱心传递 燃起希望

 

  媳妇瘫在炕上不能做饭,自己拄着拐杖只能走几步,无奈下,孙跃民只好指导女儿做家务活。于是孙悦学会了生火、淘米、做疙瘩汤、刷碗,给妈妈喂水、喂饭、喂药,小孙悦也做得有模有样。“40多岁的人靠4岁的女儿照顾,心里真不是滋味,但实在是没有办法。”孙跃民无奈地说。

 

  当记者问及有无其他亲人时,这对重病夫妻沉默片刻后说,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已经18岁了,但孩子很小就过继给孙跃民的弟弟了,这些年一直没有来往。夫妻俩期待儿子能回来看他们一眼,帮他们撑一撑这个贫困的家。

 

  对于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周围邻居一直很关照。小孙悦家里的酸菜是邻居王桂英给腌的,土豆、白菜也都是左邻右舍拎过来的。谁家杀猪宰羊的,都会给送来一大碗肉。就连窗户上的塑料布、房盖上的玉米秆都是村长赵军安排村民装上去的。电话里,村长赵军说,孙跃民一家是全村30多户人家中最穷的,住的土坯房都比不上富裕人家的猪圈,尽管村里人都在帮他,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记者发现,这个家室内温度跟室外差不多,孙跃民说舍不得烧炉子取暖,早晨热乎一下就行,炉火刚刚熄。窗下放的两吨煤,是5日哈尔滨经济广播电台志愿者送来的,小孙悦穿的新棉鞋也是爱心人士送来的。当记者拿出给孙悦买的新衣服,孙悦试了试就脱了下来,说一会烧火做饭会弄脏,过新年再穿。

 

  午饭时间到了,孙悦点火开始做饭,将铁锅里的疙瘩汤热一下。她先在屋里墙上撕了一块报纸当“引火柴”,后将厨房里的玉米秸秆放入灶膛,用火点燃后,再一点一点往里续秸秆,当疙瘩汤在锅里嗞嗞作响,小孙悦熟练地盛好,随后分别端给父母。一勺一勺喂妈妈吃饭的情形,让记者一行看了很是心酸。饭吃完了,小孙悦站在灶台边刷碗,刷洗得虽然不太干净,但很认真。

 

  临走时,孙跃民在炕上跪下,哭着求记者:“帮忙联系下,把孩子送给好人家吧,我不要钱!能养活她、让她上学就行。”小孙悦却怯生生地对记者说,“我不想离开爸妈,我还得伺候他们呢!”临出门时,小孙悦悄声告诉记者:“我想上幼儿园!”让人不禁凄然落泪。

 

  当日18时许,孙跃民给记者打来电话,说经建乡政府民政部门来人看望他们一家,并表示要给他申请低保。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