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新国标制订到底谁说了算?

xiaoke| 2011-12-07 14:42:54
阅读()

  2011中国食品行业的新国标制订,在质疑和争议中前行。新标准“进步”还是“退步”,制订门槛应该“就高”还是“顾低”?微微健康网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食品新国标制订到底谁说了算?

 

 

  “绑架”之争:国标制订到底谁说了算?

 

  在乳品等新国标的制订中,国内几大巨头企业作为制订主体的身影频频进入公众视线,引发了疑惑。

 

  卫生部表示,食品安全标准出台包括立项、起草、公开征求意见、审评、报批等环节,企业界代表只参与了前两个环节。而且乳品新国标制订过程中,具体起草的专家有70多位,其中企业代表仅9人。

 

  金泰廙指出,国家标准最终服务的是全体公民的安全健康,因而要更多吸纳民意,不能只由监管部门和企业“说了算”。

 

  “门槛”之争:国标制订应就高不就低吗?

 

  标准“门槛”问题也是争论的焦点。不少消费者质疑: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自然标准越“高”越好;但新国标在制订过程中,存在“就低不就高”,涉嫌迁就低水平企业。

 

  国标制订门槛到底怎么定?陈君石表示,国标的制订首要是科学合理;其次则是引导行业发展,制定可操作性强、可落实的标准。“如果一个新的国标只能高高在上,没有一个企业能达标,就难有实际意义。”

 

  事实上,除了国家标准,我国还存在很多的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要鼓励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也就是说,国标应相当于“最低门槛”,并不是“天花板”。但不得不承认,国内确有一些“不思进取”的大企业,将国标的“门槛”当成“免死金牌”。

 

  “新国标已完全达到安全的要求,就我国现状而言,最令人担心的是标准能否落实的问题。”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汪国钧指出,我国很多食品加工企业存在小、散、乱的特点,生产中过量、违法添加的现象横生,监管成本又很高。“有了国标,如何严格执行,才是真正考验。”

 

  专家观点: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专业性很强,但社会性更强,因为它与每个百姓的生活都密不可分,与公众对政府部门的支持和信任息息相关。因此,理应特别注重保障社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标准制定过程公开化、透明化,更加细致地回应老百姓的关切。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