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药价“公关”之病?
众所周知,压得十几亿老百姓看不起病的,是医疗体制有“病”。最近又发现,药价高是因为患上了“公关”之病。如何医治好药价“公关”之病才是让老百姓真正看得起病,医得起病的根本办法。
人总是会生病的,或者说总会有人生病的,老百姓不能长久以往“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国家医疗体制之“病”,必须尽快“医治”,使之痊愈、至少有所缓解。
按照常规理解,国务院医改办,就是“医治”医疗体制之“病”的国家特派“医生”。老百姓翘首以盼医疗体制改革已经许多年,现状依然是“病”态龙钟,甚至有所加重。医改方案一次又一次流产,药品降价令一次又一次空炮,直至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招投标,都没让老百姓头顶上“看病贵”之“大山”的沉重压力有所减轻。失望在百姓的心头笼罩,愤懑在百姓的胸中集聚,对医改办的期待可想而知。
央视记者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为医改办和社会大众揭开了药价高企的原生态。医改办对此的回应称:药物利润高现象主要是各地推行基本药物采购工作的进程快慢造成;省级招标采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表示药企在谈判中存在“公关”费用(京华时报11月22日)。如此轻描淡写的回应本身,给读者的感觉就是 “不尽如人意”。
记者在调查中,随机选取20种常用药品,结果发现这些药品从出厂到医院中间利润都超过500%,中间利润最高达到6500%以上。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毫升4毫克的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出厂价每支0.52元,中标价16元,医院零售价18.4元,中间利润3438%;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毫升20毫克盐酸奈福泮注射液,出厂价每支0.32元,中标价18.49元,医院零售价21.26元,中间利润高达6500%。这些公众需要知情的信息,都应该是医改办进行调查、采集并公之于纳税人的,都应属于医改办信息公开之列。患者常用基本药物的出厂价、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中标价、发改委的最高零售价、各大主要医院卖给患者的零售价,都应该公开在医改办的官方网站上。这是推动医改的起点和基本动作。医改办丝毫没为自己的失职表示歉意。
去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一些地方开始实施基本药物采购机制,降低药价效果立竿见影。今年以来,各地的基本药物采购工作进度明显加快,截至10月底,全国超过2/3的省(区、市)按新机制出台了采购文件,还有北京等9个省(区、市)未严格按照新机制采购或未出台文件。真让人想象不到,北京赫然在目居列其中。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为什么不积极带头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指导意见》实施基本药物采购机制?2ml、0.3g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出厂价0.6元,北京中标价11元,河南中标价0.67元,山东省0.7元,山西0.68元。同样的氟康唑胶囊出厂价1.29元,北京中标价9.55元,山东中标价1.64元,四川中标价2.14元,湖北1.38元。一问北京为什么拖医改的后腿?而问如此明显有效的措施为什么不强制立即推广?
药企谈判中的“公关”费用究竟属于什么性质?高达出厂价数十倍乃至百倍的“公关”费用,冷酷剥夺了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和生存的安全感,将如何切除药价“公关”之肿瘤?基本药物的出厂价、中标价、最高零售价、所有公立医院的零售价,这些重要信息如何让全体百姓明白知情?医改办必须有所作为,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