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对健康危机不要血鸵鸟
何谓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我国城市环境监测,PM2.5值是不纳入监测指标范围的,至少是未公布相关指标,这是公众感受的环境状况与环保部门公布的监测指标有分歧的重要原因。比如,最近一家科研机构监测广州PM2.5值达130,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安全标准13倍,而同期环保部门公布数据则显示广州空气质量为“良”。
PM2.5颗粒因其微小可直接进入肺泡甚至渗进血液,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据11月18日的《京华时报》报道,过去10年,北京肺癌发病率增长接近六成,肺癌已成北京市民的“一号杀手”。有关人员分析认为,九成以上的肺癌与主动吸烟或吸二手烟密切相关,笔者认为这一结论若成立必须是近10年全社会吸烟量应明显提升,而事实并非如此,因此说更可能的原因是严重的空气污染。
然而,包括PM2.5值在内空气污染问题,近年来无论是有关政策和标准制定,还是空气监测指标的公布,有关部门一直有所回避。其实,PM2.5数据监测缺失的原因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监测成本也相当低廉,真正的原因是相关机构存有面对污染危机的鸵鸟思维,因为PM2.5数据一旦公开空气质量数据必然降低。2009年,环保部门曾对灰霾天试点监测,结果显示,灰霾发生的天数占所监测天数竟高达14.0%~57.8%,其中上海134天、深圳115天、南京211天。11月14日,南京市政府官方微博转载了南京气象局官方微博披露的“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数值,但仅存留数小时就以“误发”为由删除。
近日,环保部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首次对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PM2.5国标的发布意味着距离PM2.5最终进入空气质量标准更近了一步,但这个时间到底还有多长还没有明确,有业内人士透露说“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然而,套用一句流行语来说,“你测或者不测,PM2.5就在那里,不增不减”,相反若是公布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倒可以让更多的人重视和支持环保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