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标价虚高内幕

jswei69| 2011-11-17 16:40:21
阅读()

  药品在我国一直是暴利的行业,上百倍的暴利遍地开花,国家为了限制药品行业的暴利,不断降低药价,结果药价一出来,利润还是那么的触目惊心,比如每支出厂价0.6元左右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在北京中标价为11元,是出厂价的18倍。加上医院在进价基础上加价15%,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从出厂价到医院终端价,中间利润高达2000%以上。

 

  政府制定中标价的初衷,就是为了改变药价长期虚高,规范药品销售。然而,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经过层层把关审核,中标价为什么还会定得这么离谱?18倍于出厂价的中标价,不但背离了招标采购的初衷,而且畸变成了推高药品价格的黑手。

 

  医院和医生有问题吗?当然有。医药公司和医药代表有问题吗?当然也有。但最大的问题,显然不在他们那里,而在定出如此离谱指导价的政府部门那里。这么,令人疑惑的是,如此离谱的指导价是怎么定出来的呢?其依据又是什么?

 

  近年来,药品中标价虚高事件曝光频繁,但有关部门却以各种理由搪塞。或说是信息不对称,难以真正了解企业生产成本;或说是人手不足,监管人员少,监管不到位……既然给药品准确定价存在诸多困难,有关部门也认为这是造成中标价虚高的原因,药品集中招标过程的公开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事实上一涉及到公开,有关部门或者语焉不详,或者顾左右而言他,种种表现,让人无限遐想。

 

  本该在阳光下操作的药品集中招标,现在却成为有关部门的“关门定价”,这样的中标价除了继续抬高药品价格,给操纵药价各方带来丰厚利润外,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相反,它只会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给医药改革带来巨大障碍。在药品成本价得不到公开,药品招投标过程不透明不规范的语境之下,虚高的药价在“招标采购”和“物价部门审批”下披上了合法外衣也就不难理解了。

 

  离谱的中标价,暴露了监管的无力,更折射了医药改革、医疗改革的制度难题。如果药价虚高的状况不改变,根深蒂固的利益网络就有存在的空间,医改就会举步维艰,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就无法扭转。

 

  为此,我们必须以严格规范政府自身行为为突破口,破除药品价格迷雾,改变药价虚高现状。唯有如此,病有所医的目标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不过由于制药厂和药店之间存在的层层中间商,所以即使是政府层层把关,也依然无法限制药价的暴利,因此,在短期内,我国的药价除非国家规定限价,否则还是暴利最高的行业,大部分的药品百姓还是买不起。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