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三污”?
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以下简称“三污”),这些污染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污染情况究竟有多么严重,由于透明度不够,相关标准太低,真实的污染情况还是一个谜,至少公众不太清楚。从不同机构公布的数据“打架”现象来看,“三污”实际情况可能要比官方数据更严重。
《法制日报》年初报道,民间环保机构发布的评价报告显示:国内城市的空气质量信息公开仍处于初级水平,平均得分仅为22.65分;作为遭受细颗粒物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无一城市正式发布相关数据。显然,不仅是城市空气质量透明度很低,水源、土壤质量透明度同样不高。
环保部称26%的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超标,显然,这26%的城市只是超过国标。如果严格按照世卫组织的相关标准来衡量,恐怕更多城市的空气质量也会不合格。因为我们现行的空气污染指数是2000年开始实施的,相比美国和欧盟,纳入API的指标相对较少,与世卫组织的要求相比就更低了。
因此,当务之急是改变我国环境测量与世卫组织要求“脱轨”的现状。只有测量手段和判断标准一致,所得的测量结果完全公开,才能还原污染真相,才是治理污染的前提。
尽管环保部今年9月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首次对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但对于PM2.5并没有给出最终的评价方案,也就是说,目前处于试点阶段,只能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没有评价标准,所以依然无法准确判断城市空气质量的好坏。
因此,治理“三污”不外乎三个方面:其一,下决心改善环境污染。尽管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可淘汰一批污染企业,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但我们要看到,这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而且,很多地方政府为了GDP还在充当污染者的保护伞。如此,“三污”无法改善。
其二,尽快提高测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并且提高环境质量信息透明度。虽然不久前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意味着距离PM2.5最终进入空气质量标准更近了一步,但这个时间到底有多长还是一个问号,其中还有很多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从提高环境质量信息透明度来说,首先要从环保部做起,比如26%的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究竟是哪些城市,需要及时公开。
其三,环境质量要与“乌纱帽”挂钩。尽管环保部定期发布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但公布这样的“黑名单”并没有起到实质约束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环境质量没有与官员政绩考核挂钩。
此外,无论是还原污染真相还是治理“三污”,都离不开民间环保组织。扶持和培育民间环保组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比如,民间组织调查和测量的数据就能弥补官方数据的缺憾。还有,改善环境质量不能局限于“三污”,对噪音污染、灯光污染等也要一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