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能否打破传统养老模式?

xiaoke| 2011-10-28 16:27:53
阅读()

  10月21日,北京市首次提出“以房养老”的概念,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继北京之后,上海、温州等城市也将进行探索,“以房养老”这一创新模式能否打破公众心中的传统养老模式呢?

 

  何谓"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

  

  项目简介

  

  目前我国有60岁以上老年人1.78亿,养老的经济模式主要是子女赡养、退休金、社保金。近年逐渐兴起“年轻贷款买房,老年将房屋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由上述机构支付养老费用,晚年衣食无忧”的“以房养老”。2011年9月28日,全国政协举办“大力发展我国养老事业”提案办理会,“以房养老”的提案再次引发外界关注,却又因无相应法律保障而陷入难解困局。

 

  阻碍重重

  “以房养老”之路荆棘满布

  

  阻碍一:70年房屋产权难明确

 

  虽然《物权法》的规定打消了到期后房屋会被收回的疑虑,但是自动续期的费用怎样规定?由谁负担?续期后对于房屋买卖有无限制?这些都是国家必须明确拿出表态的问题,否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将很难得到调动。

 

  阻碍二:“养儿防老”根深蒂固

 

  中国父母是世界上公认最无私也最辛苦的父母,许多老人节衣缩食的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给子女留下若干遗产,同时子女也把继承遗产并为老人养老送终视作天经地义,其中若有一方没有尽到责任,就会背起道德的负累。

 

  阻碍三:目标群体如何界定?

 

  中信银行的倒按揭计划之所以受到冷遇,很重要的原因是目标群体界定有误,将真正有需要的人拦在了“须拥有2套或以上房产”的门槛之外。试想,如果一个老人拥有2套房产,那么一套自住,一套出租,在无大变故(如遭遇重大疾病等)的情况下,每月的租金与养老金便可以较好的保障晚年生活,因此这类群体的需求量不大。

 

  阻碍四:如何提高老人积极性?

 

  对于老人而言,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首先是必须为老人提供安全感与认同感,安全感体现在能如期得到所约定的年金、所得年金具备相当购买力、约定期满后若自己还健在也无须搬离住处,认同感体现在不让老人觉得因为参加了倒按揭计划而低人一等、子女不因此而放弃赡养老人义务。只有消除了以上顾虑,“以房养老”计划才能真正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惠及老人。

 

  网民声音

  大多不看好"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看上去很美但障碍颇多

 

  博主“李伯”说,“以房养老”的关键是要有一整套客观、公正、守法的评估与兑现体制。在强拆不绝于耳的当下,牵扯到房地产业、金融业、社会保障、保险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以房养老”,果真能在“公信力”上无瑕疵、无质疑?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