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秦公大墓者自学成才

jswei69| 2011-10-27 10:27:31
阅读()

  随着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到案,今年6月发生在陕西省凤翔的秦公六号大墓被盗案告破。记者调查发现,盗墓分子形成出人的、出钱的与出技术、出货的等地下产业链。此案中,主要犯罪嫌疑人对秦墓的了解程度可与专业考古人员媲美。陵区安保落后,无任何技术防护设施。

 

  20米盗洞直达“黄肠题凑”

 

  今年6月,巡护人员发现秦公六号陵园出现异样,没有封土的大墓上显现的盗洞已黑不见底,周围散落的是些新出的黄土和青膏泥。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馆长景宏伟立即赶到现场,把情况向文物、公安等部门逐一汇报,警方遂成立专案组着手调查。

 

  凤翔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马俊成说,接到报案说发现秦公六号墓区有个盗洞,直径有40多厘米,深度有20米左右。公安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后来文物人员也前来查看情况,初步判定为具有一定文物知识人员组成的团伙作案。

 

  从案发现场照片看到,这座盗洞隐蔽性很高,其时小麦刚刚泛黄,盗洞深邃幽长而且几近笔直,洞壁十分平滑,盗洞周边没有留下任何遗留物。检查后发现,盗洞两米以下是用炸药炸出,作案工具与作案手法都比较专业,已经炸到构成主墓室的棺椁——黄肠题凑。

 

  盗墓分子形成地下产业链

 

  经过反复多次勘察、化验,专案组确认盗墓贼采用的是地下挤压式爆破。其方法是,确定墓室之后,用洛阳铲等工具打出直径约10厘米的深洞,直达黄肠题凑。然后向洞内填充炸药至地面两米多,再用电池激活雷管进行爆破。因为爆炸距地面尚有段距离,爆炸声非常小,难以惊动周围。

 

  专案组数次研判认为,内外勾结、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是案件的主要形式,外省盗墓犯罪嫌疑人与本地人勾结,出人的、出钱的与出技术、出货的等形成了一个非法的地下“产业链”。

 

  在初步确定6名犯罪嫌疑人均来自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后,10月12日,警方在三门峡抓获张某、南某、任某3名犯罪嫌疑人,19日在宝鸡将姜某抓获,后又分别在河南和浙江将犯罪嫌疑人南某、曹某、张某和叶某抓获。

 

  经审理,犯罪嫌疑人供述,此案是由宝鸡姜某组织,由河南张某与浙江叶某出钱所为。具体分工先是姜某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负责勘察清楚墓室,河南张某出了约8万元负责设备、炸药、交通、人员等费用,浙江叶某参与出钱欲进货,以便文物及时“出手”。

 

  目前,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对于犯罪事实均供认不讳,其中8人已被关押在凤翔看守所,1人仍在押解途中。

 

  陵区无任何技术防护设施

 

  宝鸡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刘辉证实说,9个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另外虽还有几个涉案在逃的,但都非主犯,这件秦公大墓盗案目前已经告破。

 

  案件暴露出的盗墓“专业化”令人担忧。根据审理情况,姜某、张某是最主要的策划者、实施者,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步实施了盗掘行为,而且具备一定的反侦查能力。

 

  反观秦公陵园的田野文物安全保护条件很不乐观。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馆长景宏伟说,在方圆二三十平方公里的陵区内,文物没有任何技术防护措施,习惯于夜间巡护的文物保护人员在老百姓眼中就是“一年两条腿,破鞋十余双,手中大木棒,见影心就慌”的形象。如今,国家文物局已开始对秦公陵区立项进行技术防范工程,建成后将发挥巨大安保作用。

 

  >>链接

 

  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先秦墓葬史上较为流行的帝王级墓葬形制,多用方形柏木等坚实木材构筑成棺椁,其内多藏珍贵器物随葬,供死后墓主人享用。这也成为后人偷盗金银等器物寻财的重要目标,一旦黄肠题凑被破坏,盗墓贼面对的就是堆积的随葬品。

 

  秦人有厚葬传统,秦始皇帝陵往往引人遐思。秦国在凤翔雍城建都近200年,秦公陵园埋藏着在雍城执政的19位秦国国君,其随葬品必然十分丰厚。陵区唯一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其墓圹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墓圹,有专家认为墓主人是秦景公。

 

  >>揭秘

 

  自学古墓葬知识盗墓时缺氧昏厥

 

  据调查,本案主要嫌疑人姜某,男,48岁,宝鸡渭滨区人。作为熟悉情况的本地人,姜某跟当地公安、文物人员多有认识,其对秦公大墓的了解程度甚至可与专业考古人员相媲美。有专家认为,他找秦墓的准确程度,放在陕西都是高手。

 

  多次现场勘察自己绘图研究

 

  姜某1995年因贩毒被判刑3年,无业,靠父母退休工资生活。2010年初,姜某得知先秦文物年代早、规格高、价值大,盗掘后能一夜暴富,遂开始学习了解古墓葬及文物知识。

 

  24日,姜某在凤翔县公安局看守所接受采访时交代,他在2009年末就盯上大墓。在2010年初,曾专程坐班车从市区赶到位于凤翔县的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参观。“正月十三那天,我进去参观时主要就是看沙盘模型和上面的比例尺,那些我都记住了。”姜某还将展览的一号大墓剖面图用手机拍下,“主要是看清楚结构和中心点”。

 

  回到家后,姜某将资料默写下来,把图片存到电脑上,随后开始钻研,在查看许多书籍资料后,他又几次跑到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东侧的秦公六号大墓周围勘察。一年多,姜某通过脚步丈量和原有资料的比例尺,加之三角尺、圆规等工具进行计算,最后在电脑上勾画出秦公六号大墓结构想象图。

 

  事后警方调查确认,姜某在野外脚步丈量百米误差在50厘米内。按照姜某结构想象图上标明的墓室上沿离地面19.8米的数据,团伙作案时此距离最后确认是19.6米。墓室中央的定位,几乎没有偏差。

 

  有人出技术有人出资金

 

  姜某说自己没有实力独自盗墓,在今年1月认识了河南三门峡人张某,多次接触后,姜某认为:“他有钱,一起吃饭出手大方,才决定一起弄大墓。”

 

  按照事前约定,两人一个出技术一个出钱,再找些力工开挖。“说好事后五五分账。”随后两人找来帮手,趁着夜色赶到秦公六号大墓。

 

  4月初,两人开始在六号大墓附近踩点,还找来懂风水的盗墓贼勘察,最终按照姜某的计算数据安排开工。为节省时间,5月1日夜里,犯罪嫌疑人进行了深洞爆破。28日夜里,待洞内有毒气体排净后,先后找人下洞取土,并偷偷运来工具破坏坚固的黄肠题凑。

 

  在连续三四天的洞下破坏中,因氧气不足,张某有次被拉上来时已经昏厥,在麦地里缓了很久才爬起来。因要新买工具且张某手头不宽裕,浙江人叶某被拉进来。

 

  专家分析,犯罪嫌疑人为找新工具以便破开黄肠题凑才致案发有一定的道理,但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是在等待文物贩子的过程中案发了,也就是说在找文物下家的时候,为保证文物是哪个坑的货,有些文物贩子要亲自或派人到现场看墓,同时也便于盗到空墓时风险共担。

 

  打洞至逃离共花10万元

 

  在勉强破坏一根黄肠题凑之后,盗洞上放风的同伙突然发现有两人靠近,便急忙和同伴跑到自己开来的面包车上。随后一天,又有人靠近这块麦田,加之麦收在即,虽然墓室近在咫尺,大量陪葬品就在里面,9名犯罪嫌疑人担心事情败露。两天后,盗洞被巡逻的人发现,随后警方到达现场,犯罪团伙这才四散。

 

  事后得知警方立案的消息,几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均认为自己做得高明,不会被追查到,虽有些担心,但都各自在家安居。据几名犯罪嫌疑人供述,开始打盗洞至逃离,他们已经花掉了近10万元,且已经和文物贩子建立联系。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审查中。

 

  宝鸡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刘辉接受采访时表示,盗贼盗墓未成功的原因有三:一是墓室太深,下面缺氧;二是盗贼带的工具不得力;三是盗洞太小,不便作业。

 

  编者:贫富分化加剧,人民币越来越不之前,古董越来越之前,催生了一批原本是游民的盗墓者。我国王侯将相之墓大多奇珍异宝,正和盗墓者的胃口,所以难怪有那么多的盗墓贼。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