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公务员打骂父母 不单是家庭纠纷

xiaoke| 2011-10-26 23:25:05
阅读()

  公务员打骂父母,不单单是简单的家庭纠纷,其背后反映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目前的道德失重现状,为各方敲响了警钟。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应当是晚辈对长辈发自内心的敬重。病父榻前一匙羹,老母膝下一杯茶,炎夏为长辈摇扇,严冬为老人送暖,这些都是孝心的表现。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孝,也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的素质。

 

 

  日前,一对年近六旬的老人,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助儿子带孩子。不料竟被身为公务员的儿子的辱骂和殴打,母亲被斥骂为“猪”,为公务员弟弟供应学费的姐姐也被打耳光。更为让人吃惊的是,这名殴母咬父的逆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深圳光明新区的一名公务员。

 

 

  百善孝为先,孝德是中华传统道德的基石,孝心不会与生俱来,必须从小抓起,通过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来培养和熏陶。这种培养和熏陶,应该全方位地涵盖孩子的德育过程。除了家庭、父母以身作则,用行为对孩子耳濡目染的熏陶外,更需要学校因势利导,加强培养和教育。

 

 

  硕士公务员打骂父母学校、家庭、社会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早期成长有着较大的影响。该名硕士公务员是家中独子,中国很多农村时至今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依旧根深蒂固,这也导致公务员廖某被视为掌上明珠,家长对孩子过份的溺爱,让暴虐的种子生根发芽。

 

 

  反思家教的同时,反思更多的应该是中国教育体制。身为北大硕士做出如此有违人伦的行为,可谓是有才无德,也是对中国式填鸭式教育最好的嘲讽。据校方反映,廖某工作学习期间尊师好学的好学生,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与目前学校轻视道德教育不无关系。

 

 

  在中国的很多所学校之中,学校一味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好坏也是通过学习成绩来衡量。功利化教育,导致很多优秀人才有才无德。能力才干与道德品质谁重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君子与小人之于社会,就如爱国与卖国之于国家一样,益损悬殊。

 

 

  中国自古就有“修身治国”的传统,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道德不立,品行不修是很难达成入仕治政的理想。所以,我国传统上选拔政吏的标准就是“尚贤重德”。《贞观政要﹒崇儒篇》有云:“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廖某身为公务员让人不禁反思,国家在公务员考试中不断强调的思想道德考察那里去了?三令五申之下廖某又是如何通过国家考试的呢?这样的人选为公务员会真的为人民服务么?人格扭曲的公务员,戴着面具欺上瞒下,人前人后两张脸,心里身外两世界,其结果只能是贪腐弄权无底线,长久以来受害者又岂止是其父母家人!

 

  编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此话不假。日常生活中与父母意见不合,吵架是很常见的事,旁人也能理解。但若真动手敢打自己父母的却没几个吧?俗话讲得话,百善孝为先。更何况,廖某身为公务员,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知名学府北大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习二十余载,怎么连最起码的孝顺都丢掉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