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凌晨出行遭飞针扎伤 针头或存病菌

flower| 2012-11-29 11:31:36
阅读()
副标题

 

 

  伤情 >> 手臂针刺伤口结痂

 

  25日,窦女士在家睡了一整天。当晚,她在朋友的陪同下前往事发地附近的和平区小白楼派出所报案。民警做了笔录,并保留了针筒。警方随后开具证明,让她到医院抽血化验。窦女士先后去了两家大医院,但医院均未接收,随后她回到家中。

 

  26日,警方联系窦女士,对当天凌晨未能及时赶到进行解释。随后,警方再次做笔录,回到事发现场确认和取证,并陪同她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抽血留样。

 

  窦女士称,医生表示,已错过24小时内的打破伤风针的最佳时间,目前无大碍,检查之后,建议她在家休息观察,等候化验结果。昨天,记者看到,在窦女士左上臂有一红点,已经结痂。医院诊断结果记录则为:“左上臂扎伤,左上臂有0.1mm乘以0.1mm左右针眼。”

 

  “我以前做过手术,打过麻药,医生说我身体对麻药有点抗药。”窦女士说,她能感觉,当时的麻痹感类似被注射麻醉药,“我怀疑是麻醉药。”根据窦女士描述,当时,针筒内的刻度显示,里面还有5ML左右的透明液体,针尖上还有针帽,穿透了几毫米。“还好当时穿了防寒服。”她感到庆幸。

 

  调查 >> 警方调取附近监控

 

  昨天,窦女士接到和平区小白楼派出所电话通知,让她继续配合取证调查。昨晚7点,记者陪同她到小白楼派出所。一名负责接待的杨姓民警表示,目前和平区分局已经受理此案,警方已安排调取附近路段的监控录像。同时,派出所向窦女士开具了一份受理案件的回执书。

 

  25日晚,警方在做笔录时,已取走针筒。窦女士留存的照片显示,针筒不足半指长,针推类似玩具飞镖的尾部,为橘红色,“是用铁丝固定的。”

 

  昨晚,小白楼派出所杨姓民警表示,不清楚针筒内的液体是否为麻醉药物,还有待化验。也不清楚针筒的“飞镖”状尾巴,是否跟针筒的注射动力原理有关。

 

  杨姓民警表示,天津市公安局已关注此事。由于事发地点为两区交界处,位于河西区范围内,故该案移交河西分局。

 

  根据警方安排,昨晚,窦女士携带事发时穿的两件上衣,在杨姓民警带领下,前往河西分局刑警队。杨姓民警称,需要查验衣物上是否有残留物,衣物将和针筒一起交给河西分局。他表示,案件尚在调查,不便透露相关化验进展和其他案情进展。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