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女生为何恋爱难?
高学历、高知识、高要求,有着“三高”背景的女研究生,在婚恋问题上,感觉到的似乎是“高处不胜寒”。相对于较为轻松的文科专业,在南京医科大学里,很多专业学制年限长、科研任务更重的女研究生,很多更是感情不如学业顺畅。那么,她们的情感状态是怎样的,心理专家又会给出怎样的分析和建议?
缺少人脉没时间 想谈恋爱不容易
除一小部分对感情持观望态度的同学外,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同学渴望能够在研究生阶段认识优秀的异性,发展属于自己的感情。但由于医科院校学制长,男生女生比例不协调,科研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她们没有精力也没有合适的途径结识异性朋友。
据了解,南医大医学生培养年限较长,本科阶段大多是5年制,还有两个6年制的双学位专业,加上研究生阶段的3年学习,一个医学硕士的培养年限至少是8年,比其他专业研究生要长了1~2年。毕业后女研究生大多到了25岁、26岁的年纪,在个人问题的解决上多了些压力。采访中,不少女生认为,这个时候才开始找男友,已经没有年龄优势,心里总不免有些担忧。
提起感情生活,基础研二的小吴苦笑说:“我们实验室的科研任务很重。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一待就是一整天,周末有时也要做实验,和外界交流特别少,更谈不上认识新朋友。”我们走访小吴的实验室,发现整个空间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器械组成的实验区,一部分是衣物、书本、餐具组成的生活区。看到女研究生们科研与生活如此紧密结合的场景后,我们深深理解到她们提及感情的那抹苦笑。
“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同实验室同学了,但是我们年级整个专业几乎没有一个男生,清一色的娘子军。身边其他专业也好不到哪儿去。”小吴言语中的轻松难掩眉宇间的无奈。南医大研究生男女比例近12,男少女多,这也是制约她们解决个人问题的现实原因。
选择慎重多顾虑 男女生各有侧重
尽管“知音难觅”,但这些女研究生们并不因为现实的困境而放低对于另一半的要求。提起女生的择偶观,基础医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小顾说,身边很多同学对于另一半都有这样的期许:“嘴上要求不高,但真正遇到还不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说着,她掰着指头给我们列举:“个子矮的不要,没有责任感的不要,没有上进心的不要……”以小顾为代表的同学觉得以自己现在的身份和年龄,不允许情感上的无谓尝试,她们更期盼能找到“学历相当,志趣相投”的“如意郎君”。
由于知识结构的丰富和阅历年龄的增加,女研究生们的婚恋观趋于理性,态度也更慎重。大部分受访女生表示,她们目前的恋爱以婚姻为前提。家庭责任感,事业进取心是择偶的首要标准,外貌和家庭背景是次要因素。而受访男生的择偶侧重点是性格和外貌,事业属于加分因素,学历最好不能比自己高。男女生择偶的侧重点不同,也让女研究生们的高学历反而成为一道“挡箭牌”。
“三高”女生对于内心渴望的感情亦要勇于追求
对于女研究生们在婚恋上所面临的一些难题,南医大医政学院心理学教研室主任郑爱民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作为女性高级知识分子,社会本身存在着先天成见。当今社会仍然是男权主导的社会,加之几千年来的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社会对于这样一批素质与能力都不输男性甚至个别超越男性的群体,抱有一种复杂的心态和眼光,所以现在外界才对高学历女性贴上“第三性”的标签。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秘书长、东南大学青年特聘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博士生导师袁勇贵主任医师分析指出,医学专业的女研究生们一半多的比例没有进入婚恋状态,是由于时间紧、学业繁重,过着忙碌而简单的生活,没时间谈恋爱。而就业的压力,学历越高,越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女博士就业面更是越来越窄。加上年龄偏大,工作没着落,也影响她们恋爱的信心。
郑爱民副教授认为,女研究生应该走自己认为对的路,无需太在意别人的议论。当然,女研究生也要注意处理好感情与科研之间的主次关系。想要更多地接触和结识朋友,拓展交际圈,最关键还是在于女研究生本人,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个人问题的解决,对于内心渴望的感情亦要勇于追求,并且付诸实施,这样经过努力即使没有得到也不会后悔。
另外,研究生教育是导师制。导师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同时也在教导学生如何为人处事。所以导师若能够为女研究生留有相对宽松的培养环境,甚至促使女研究生在学院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使她们能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和机会解决个人问题,应该对改善部分同学的现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