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上海女中学生“援交”事件?
曾经,我们听过大学生当“二奶”、进行钱色交易的事情,但如今,却有中学女生集体卖淫,而且还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即便组织者本身,也是中学女生,这的确在挑战公众的想象力。假如,只是个别女生“失足”,我们尚可用个案无需过度诠释来解读,当这以群体性迹象发生时,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命题。
就在前不久,昆明有女生陪酒充卡事件,这些女生,多数人认为是贫困生,认为富家女生毫无必要。但上海这起卖淫事件,却突破了我们固有的惯性思维。富日子富过,穷日子穷过,人心贪欲无限,而金钱有限,在欲念的冲击波下,的确会诞生我们无法想象的事件。这些事件,足以让我们的教育尊严扫地,颜面无存。
对上海少女援交事件——这般有纪律,这般成系统,甚至还有未成年人。按着凡事必有其发生的逻辑,很多解释被搬上荧幕。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德育教育的缺失,这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的,一个是学校的,二者共同的缺失,让这些女生毫无羞耻之心,继而禁不住诱惑,做了援交妹。
这般解读,换成一句话便是,少女援交事件之所以发生,在于其自身的道德约束力太差。如此一说,便知道德育教育缺失虽然冠冕堂皇,却丝毫站不住脚。官员大多接受过许多关于道德课堂的熏陶,让其讲八荣八耻等内容,也必然会口若悬河,可还是有不少官员,不能恪守职业道德,铤而走险。由此可见,很多情况下,道德是靠不住的。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关键词——法律。有需求才有市场,少女援交之所以能大行其道,还在于“需求者”,这些人,才是最可恶者。而我们的法律,却往往放过这些所谓的嫖客,主打的依旧是卖淫者。这般不对称的处罚,只会让卖淫本身从地上转入地下,其他不会也不可能有多大变化,因为需求本身,自始至终都尚未有任何的改变。
对于上海这起少女援交事件,还有一个关键词是社会影响。她们的家境不错,也有一定的零花钱,但多数贪慕虚荣,胃口无限,缺钱便去“干活”。这样的行为本身,难道不是社会上某些现实迹象的投影么?只不过主体从社会人变成了“中学生”,在糜烂意识深入到象牙塔的群体时,我们对这的关注,应该带有更大更多的期待。
少女援交事件,不仅仅是一道德育命题,也不仅仅是社会现实的某种投影,而是一道复杂的社会命题,里面有着不少的逻辑关键词。而要减少或终结少女援交事件的发生,唯有正法为主,德育为辅,方有可能。只是当前情况下,相关部门与机构,有突破惯性思维的意识与勇气么?
新闻事件:
近日,闸北区检察院对闸北警方破获的这起未成年女性参与卖淫和介绍卖淫的特大案件提起公诉。该案涉案人员多达20人,其中多数为在校中学生,2人为未满14周岁的幼女,涉及上海市某职业学校分校、普通高中等9所学校。“不少涉案女生为零花钱主动卖淫、介绍卖淫,嫖客形成了固定‘圈子’,形似日本社会的所谓‘援助交际’”。一些参与卖淫的女孩家境并不差,而是因为手头缺少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