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高未必质优:有机蔬菜质量并无太大区别
有机蔬菜价格往往高于普通蔬菜几倍甚至十几倍。“价高”是否真的代表“质优”?近年来关于“有机蔬菜”、“品牌蔬菜”等名不副实的现象在多地均不同程度存在。记者调查了解到,经认证的有机蔬菜在指标检测上并没有质量优势,有机蔬菜仅仅只是价高而已,从某种程度上,消费者迷信有机蔬菜,花钱图个安心的心理,是充当了冤大头。
买了“贵的”,不一定是“对的”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7月选择了蔬菜开展比较试验。由天津市消协工作人员和消费者代表在天津7家大型超市、副食品市场和社区便利店,随机购买消费者经常选购和食用的蔬菜样品12件,其中有机蔬菜2件、绿色食品蔬菜3件、常规蔬菜7件。样品委托天津市东丽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比较试验结果让人意外,经认证的有机蔬菜、绿色食品蔬菜、品牌小包装蔬菜,虽然在价格上比普通蔬菜高出好多,但有的指标检测结果并没有质量优势。
例如,天津某公司生产的有机芹菜,零售价为24元/公斤,是常规芹菜价格的6倍多,其农药百菌清残留量检测结果为0.002mg/kg,不符合国家标准“不得检出”的要求。
“出现农药残留被检出的情况,根据国家的标准,即便是微量的,只要是检出来,就不符合有机产品的特征。”天津市绿色食品流通协会秘书长徐岱昆说。
此外,一款超市标称“傲绿韭菜”的小包装韭菜每公斤售价22元,标称“农超对接”的散装韭菜每公斤售价2.5元,在合格范围之内比较试验的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区别,甚至前者的几项重金属检测结果还高于后者。
近年来关于“有机蔬菜”、“品牌蔬菜”等名不副实的现象在多地均不同程度存在。山东曾发生“有机蔬菜使用违禁农药”情况;广州某大型有机蔬菜配送商实际上并没有拿到“有机认证”;大连一家知名公司从菜市场低价购买蔬菜自行贴上有机标签,转手在超市高价出售等。
真假难分辨,质量难监控
“什么是有机蔬菜?”“怎样辨别有机蔬菜?”记者在天津、山东、贵州等地随机采访消费者时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比如“价格比普通蔬菜贵的”、“包装上写着‘有机’字样的”、“吃起来口感好的”、“有营养的”、“没有农药残留的”……由于认知模糊,很多消费者坦言,对目前市场的有机蔬菜难以辨别。
不少消费者尽管知道有机蔬菜价格高,还是愿意买,主要原因是图个“放心”,而对于部分有机蔬菜被检出农药,消费者表示很担心,希望“问题企业”给个说法。
出现“问题芹菜”的天津某公司总经理刘某表示,经过企业调查,含有农药的问题芹菜不是出自公司的有机菜园,而是商场有机蔬菜专柜承包责任人在分拣、包装、贴标、运输过程中造成无公害芹菜和有机香芹错贴标识。
“傲绿韭菜”所属公司对重金属逊于非品牌蔬菜样板的问题做出回应时,则称:重金属是自然存在于土壤当中的元素,被作物吸收不可避免,而非人为因素产生,按国家现行指标对两样板蔬菜4项重金属的检测结果,均远低于国标的指标限值,在合格线以内微量差异,不足以表明产品质量差异。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在有机蔬菜生产的各个环节存在一定的监管难度。贵州省麻江县农业局局长陈正文说,在有机蔬菜生产环节,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的监管非常重要,大型的生产基地、生产大户比较好监管,但散落在广阔农村的千家万户则难以监管到位。
要全程控制,也要加强溯源
徐岱昆呼吁,有机绿色蔬菜的生产企业应该在生产领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出现问题的企业,应及时查找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从源头上控制。加强运输过程中的卫生监管,避免造成交叉污染。
陈正文建议,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有机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天津市消协秘书长张正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要合理、科学消费蔬菜产品,购买蔬菜既不过分迷信“有机”“绿色”等,也不要全盘否定,多比较各个品牌的信誉。
此外,专家呼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产品零售、批发市场和商场超市的监管,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有机蔬菜真正“有机”,让老百姓买得踏实,吃得放心。
相关新闻推荐:日本专家:有机蔬菜是噱头 与健康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