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研究出有助治疗肾病的新型蛋白分子

柒零| 2014-12-18 15:45:40
阅读()

 

近日,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杨荣存课题组经过研究发现了位于肾脏小管上皮细胞的新型蛋白分子。而这一研究成果为大肠杆菌引起的肾脏炎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为临床上尿路感染和肾功能损伤研究提供新的策略。

 

临床统计发现,80%的尿路感染是由于大肠杆菌引起的,尤其在女性和儿童中的病发比较常 见。尿路感染会导致临床上的尿频尿急症状,而且这种病一旦感染难以治愈,反复发作。大肠杆菌导致的尿路感染如果不及时治愈,容易感染到肾脏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并与其表面多种蛋白结合,导致肾功能损伤和肾小管间质性炎症的发生。

 

该课题组发现的蛋白分子(LRRC19)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且表达丰富,它可以特异性地识别大肠杆菌,会“集结”炎症细胞,让炎症细胞吞噬细菌,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以释放具有杀菌作用的抗菌肽成分,直接对细菌进行杀伤。

 

在课题组基因敲除鼠实验中,正常野生鼠上皮细胞杀菌能力远远高于该蛋白分子(LRRC19)敲除小鼠的杀菌能力,从而说明此蛋白在大肠杆菌导致的肾脏感染中起到很重要的杀菌作用。

 

此前,课题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了该蛋白分子,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了该蛋白分子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这项研究在从分子水平上解析大肠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尿频、尿急及肾脏炎症的治愈不再“可望而不可即”。 而我们也相信只要假以时日,我国在治疗肾病的医疗水平上会得到更进一步的突破。

 

相关新闻推荐:患了糖尿病肾病身体浮肿了吃什么好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