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疫情居高不下 疫苗研发刻不容缓
近日在上海召开的“上海3·24结核病论坛”上公布的两组数据,根据数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结核病流行率和死亡率都有了明显的下降,然而数据也表明了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我国耐多药结核疫情居高不下,疫苗研发依旧刻不容缓。
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主任肖和平教授介绍说,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根据2010年我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结核病患病率下降极为缓慢,15岁及以上人群肺结核的患病率由2000年的466/10万降至2010年的459/10万。同时,肺结核疫情地区间差异显著,西部地区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约为中部地区的1.7倍和东部地区的2.4倍;而农村地区患病率约为城镇地区的1.6倍。
和世界各国一样,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治是防控结核病必须要逾越的最大的一道“坎”,而我国人口的高流动性使防控任务更艰巨。据流行病学调查估计,中国每年应有10万名新发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累计有34万耐药病人,但2012年诊断耐多药登记在册仅2882,其中落实治疗1969,落实治疗率68.3%,登记在册率不到1%。就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耐多药患者的治愈率约60%左右。
“不规则服药是耐药结核病产生的主要原因。”肖和平教授介绍说,在肺结核患者中,有症状者就诊比例仅为47%。在确诊病人中,规范服药率仅为59%,这直接导致了结核病诊断与治疗的延误。
肖和平教授认为,传染源的快速发现是防控关键所在。但是,许多基层医院采用的诊断手段落后,尤其是涂片技术原始,耗时长,不利于传染源的快速发现。同时,目前尚缺乏特异性强的菌(涂)阴肺结核的诊断手段,以减少菌(涂)阴肺结核的误诊和漏诊的发生率。
肖和平教授进一步建议,研发超短程少药联合的初治肺结核化疗方案,以降低引发药物不良反应概率,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此外,目前标准复治肺结核化疗方案并不能覆盖所有类型的复治肺结核,其后果将加剧耐药的产生。因此,加强对复治化疗方案的研究,不失为事半功倍的良策。“在去年12月,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耐多药结核的免费治疗方案,是目前全国唯一每月一次开展全市性耐多药结核治疗业内讨论会的省市。”
据悉,我国已设立重大专项研究目标,希望通过3个五年计划,在复治结核病、耐多药、结核合并艾滋病等方面相关诊治取得进展。
会议透露,目前全球已有10种疫苗进入了一期和二期的研究当中,有望在2018年前投入使用,届时一朝免疫,终身受益的梦想将有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