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诊疗后付费”好处多河南已有129家医疗机构试行
所谓“先看病后付费”是指病人看病时先不用付费,看完病交个人付费部分,其余部分由医保支付。这一模式现在正处在普及阶段,已经有百余家医疗机构试行了这一制度。
病人住院,不用即时交费,可在看完病后,只交自己的那部分,其余由医保部门支付给医院。这一模式即为“先诊疗后结算”。近日,卫生部表示,今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该制度。
采访中,大河报记者发现,这一制度,早在2008年1月,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已经在全国率先实施。截至目前,河南共有129家医疗机构住院系统实行了这样的模式。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129家医疗机构绝大多数为一、二级医疗机构,众多大医院都在观望状态,原因是“害怕恶意欠费”。
[故事]不交钱先看病救活一条命
48岁的周可明说,如果不是“先诊疗后结算”制度,他的命早没了。
周可明是郑州市金水区祭城镇金庄村人,2008年8月29日被家人紧急送到金水区总医院后,医生发现他的肝硬化肝腹水已引起胃食管破裂,危在旦夕,需要紧急手术。
一听说要手术,周可明便要求家人将他带走,因为家庭贫困的他,当时拿不出手术费。
见此情况,值班医生告诉他,医院实行的是“先诊疗后结算”制度,救命要紧,先进行手术。不过,周可明一家觉得天上不会掉馅饼,执意要走。
直到院长周国平出来,告诉他确实有这制度后,一家人才相信。
手术很成功,一个多月后,周可明出院了。住院期间,周可明共花了73876元,出院时,除去新农合报销的费用,周可明还需要自己支付48362元,因为无钱支付,出院时,周可明签了一个欠款协议书。
根据协议书,周可明可欠款一年,在2009年10月底之前把钱还上即可。可是,出院不到一周,周可明便带着4万多元赶到了医院,补交上了欠款。一打听,周国平才知道周可明这些钱是卖房子的钱。
周可明昨天下午对记者说,因为城中村改造,他当时补了一套房子自己住,还有套房子没分到手。出院回家后,他立马把这个没到手的70多平方米房子的名额卖了,因为卖得急,每平方米只卖了2200元。
如今,这里的房价已飙升至四五千元,但他和妻子均说不后悔,“做人得有良心吧”。
[政策]卫生部鼓励“先看病后付费”
近日,卫生部表示,倡导全国有条件地区开展“先看病后付费”制度。
何为“先看病后付费”?简单来讲,就是原来看病是自己先垫付,看完走医保报销;现在是医院垫付,病人看完病只用交自己的那部分,其余由医保部门支付给医院。此外,原来住院需要交一大笔押金,现在只用签署《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就可以直接住院了。
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焦雅辉称,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正对此进行探索。河南是其中之一。
“先看病后付费”究竟何时才能全面实现?焦雅辉表示,对此无法给出时间表,今年肯定是不可能的。
她说,卫生部倡导在有条件地区开展试点,但是,“先看病后付费”短期内无法全国推广,卫生部也从未提出过“全面推行”的要求。
“截至目前,全省住院系统实行‘先诊疗后结算’的医疗机构129家,门诊系统实行‘一卡通’,进行‘先诊疗后结算’的医疗机构50家。”河南省卫生厅医政处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省将会同有关部门,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逐步扩大“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试点。
[反馈] 实行5年多,无1人恶意欠款
先看病,后交钱,如果有人痊愈出院了,欠的医疗费赖着不还咋办?面对这一政策,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对此,周国平坦言:“我不怕有人赖账。”
作为全国第一家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制度的医疗机构,金水区总医院从2008年1月正式推行,至今已经5年多了。
让周国平如此“自信”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点,第一,目前该院的病人95%来自郑州金水区,病人相对单一,这一政策也主要是针对这部分人;第二,有“协议书”的制约。
“从制度实行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恶意欠款。”他说,自付部分患者如果仍然无力交纳,可先写下“欠条”,并签订“协议书”,保证还款,一般情况下,还款期限为一年,对于特别贫困的,可以延长至两到三年。“这么多年,只有一个病人是在出院一年后还的钱,还有两个确实家庭贫困,医院走访了解情况后,把费用免了。”
谈及该制度的好处,周国平归结为两点:第一,让医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为病人看病中,不再担心病人欠费了自己工资被扣;第二,能大大缓解医患矛盾。
据了解,去年,焦作、洛阳所有的医疗机构也先后推行了“先诊疗后结算”模式。
[尴尬] 大医院“想说爱你不容易”
令人疑惑的是,这样一种人人叫好的模式,为何不能在所有医院尤其是大医院中推行?
从省卫生厅公布的数字看,目前,河南省已经实行住院系统“先诊疗后结算”的129家医疗机构中,绝大部分是一级和二级医疗机构,只有少数的市级医疗机构。
对于这个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甲医院相关负责人说,“主要是害怕恶意欠费问题。”
这位负责人说,他们医院的病人不仅来自全省各地,也有许多来自外省,病人构成复杂,而住院病人中,很多是疑难杂症,花费高,而由于是大医院,医保和新农合报销也要偏低,这样一来,病人自费的部分比较多,一旦恶意欠费,那么医院就会束手无策。
这种观点,也得到周国平的认同。他说,“如果我是大医院院长,我也不会实行。”
[建议] 建立病人不良记录模式
在周国平看来,这种制度要想在大医院顺利推开,需要有相应的配套制度。
“比如,让新农合、医保等信息全国联网,建立病人不良记录模式,一旦有恶意欠费行为,那么,电脑上会自动显示,以后他个人信用包括贷款、看病等都将受到影响。”周国平认为,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遏制恶意欠费的行为。
同时,一位三甲医院的院长也提到,这个“先诊疗后结算”模式要想顺利实施,国家还要在继续提高医保、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时,完善老百姓大病医疗保障救助体系。
此外,这位院长还呼吁,目前,医保等报销资金拨付相对滞后,希望医保给医院支付提速,否则医院压力巨大,也会影响实行该制度的积极性。
延伸阅读:
执行
焦作、洛阳已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
从去年起,焦作、洛阳已经开始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据焦作统计,全市10万多例病人享受到这项服务,没有遇到一起恶意欠费事件。
据全省统计,截至去年11月,我省实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医院为129所,所服务病人占同期住院病人的34.39%,没有出现恶意逃费病人,病人满意率达到98%。
有欠费农民卖房还钱
周可明医疗费花了近7.4万元,出院时应支付医院4.8万元。他和医院签了协议书就出了院。在协议书上,要签名按指印,并注明还款期限,最长时间为一年。此外,村医、村委会和所在镇农合办也要签字盖章,起到督促还款的作用。出院没一周,他就把钱送到了医院。原来,他卖掉了一处房子。城镇化改造时补了一套房子周可明自己住,还有套房子尚未分到手。出了院,他把这个没到手的房子的名额卖了,因为卖得急,每平方米只卖了2200元。周可明说,人家救了我的命,我应该赶紧还钱。
难题
信用危机是道“坎儿” 遇到损失只能医院扛
“如果我是省级医院院长,也不愿意推行这项政策。”虽然率先在全省吃“螃蟹”,金水区总医院院长周国平也如此认为。
上个世纪70年代,周国平曾在一家省级大医院进修。他说,那时大家没把经济利益看那么重,没钱继续治疗的现象很普遍。有一年,医院曾派出10个分队去各地要账,结果最后连路费、吃饭的钱都没了。
让很多医院不乐意的是,政府既要求医院保持公益性服务病人,可是出了问题医院只能自己承担。这位省级医院负责人表示,比如“三无病人”,医院每年都会拉回几个,其中将近一半都收不回来钱。对于这种损失,郑州市会对各家市级医院补贴一部分,但省级医院就没人管了,如今他们医院在这部分的损失已有几十万元。前不久,一位肾衰病人在他们医院死亡,他的医疗费有80万元,但账上只交了2万元,至今这笔钱也没人管。
他说,如今他们医院医保病人欠的费用有三四百万元,估计其他同级别医院情况也差不多。“这样医院怎么会有积极性?”
随着社会的前进,各种配套制度都在改革。像这样先看病后付费的模式就是一种,极大的方便了病人看病。虽然有信用危机,但是也会想办法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