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后水源被污染 易引发疾病

vivijk015| 2012-10-09 21:14:02
阅读()

  一些垃圾、粪便、腐烂变质的有机物等物体会随着洪水进入生活用水中,包括水井、饮用湖水等。在洪水过后,生活用水需要被检测为合格之后才能饮用,否则会因感染引发疾病。

 


 

       井水受污染检测合格方可饮用

 

  据卫生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生活饮用的井水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如果井水在洪灾期间被外源水污染,担心是否能继续饮用,建议将水样送到当地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实验室检验来确定。如果检测合格,可以放心饮用;如果检测不合格,需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井水进行消毒处理,检测合格后方可饮用。

 

  洪水常常在淹没农田、住宅的同时,也会淹没一些作为饮用水源的水井,以及一些露天粪坑,造成饮用水源污染。饮水方面,要注意不喝生水,喝开水;要保护好水源,禁止在饮用水源的井边和河、塘里洗粪桶、病人用具等污物。饮用水煮沸是十分有效的灭菌方法,在有燃料的地方可采用,其次可用漂白粉精或漂白粉精片消毒剂消毒后使用。

 

  洪灾过后要预防肠道感染

 

  洪灾一般多发生在夏秋季,本身就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果水源污染,粪便、垃圾和腐烂变质的有机物质(包括牲畜尸体)得不到恰当处理,蚊蝇便会孳生,加上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就会得肠道传染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所有的肠道传染病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因此,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和主要措施,就是把住“病从口入”关。食物方面,要注意不买不吃腐败变质、馊剩食物;食物要烧熟煮透,要吃凉拌菜、卤菜;食具要消毒;贮存或加工食物时,要生熟分开;生吃瓜果要洗净、剥皮;淹死、病死的禽畜不能食用,应掩埋或焚烧。夏天不仅细菌等病原体繁殖快,而且苍蝇、蟑螂很多,剩菜剩饭很容易被污染,成为病原体的“培养皿”,如果因洪灾导致当地暂时出现食物短缺,食用剩菜剩饭的情况十分普遍,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消毒。我市海产品丰富,居民大都喜食海鲜,而且为了保持“鲜味”,很多海鲜食用时采取半生食甚至生食的方式。而海鲜,尤其是生活在浅海湾泥沙质海底的赤贝、蚬子、牡蛎、海红、泥螺、赤甲红蟹、虾爬子等贝类海产品很容易受周围被污染的环境影响,藏污纳垢,生食很容易导致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牢记“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诊与报告。

 

    微微健康新闻:洪水可能给生活用水带来垃圾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里面的垃圾很容易使人感染,引发疾病,在洪水退去后,大家应该更要注意饮食卫生。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