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长,避免“吞钉男”再现
前段时间哄闹一时的“吞钉男”事件似乎落下帷幕了。最后的鉴定结果是该小伙子有精神病史。但是,究其深层因素,为什么会得精神病,是否有其社会意义呢?
“吞钉男”为何总爱编故事?
两月内在苏浙四地四次吞钉,明明自己吞钉却总是声称被迫,甚至在11岁的时候便诬陷父亲给自己投毒……本报连续报道的“吞钉男”查澄华的故事令许多读者觉得匪夷所思,而心理专家却表示,查澄华自幼的异常行为也许只是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但长此不加控制,最终演变成了人格异化。
关注查澄华的成长轨迹,4岁时的父母离异无法回避,而从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查澄华起初是被判给母亲抚养的,而后因为母亲经济困难回到父亲身边。南京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师文清接受采访时说,与成年人甚至学龄期的孩子不同,年幼孩子的满足感更多的是来源于父母,查澄华4岁时便遭遇父母离异,当父母因为离异,因为生计而忽略他时,作为一个孩童,会本能想吸引父母的关注。
正常的行为自然不会吸引父母的眼光。这大概也印证了查澄华在11岁时谎称遭到父亲“投毒”。撒谎不是目的,得到关注才是初衷。也许刚开始查澄华的确是这么想的,但这种行为不受控制地发展,最终导致的便是人格异化。
查澄华的故事令人牵挂而揪心,但我们更需要知道,现实生活中应如何避免类似不幸的发生。文清给出了自己的忠告:结婚前充分选择,婚后,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就不要随心所欲。离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感情问题,弱势而无辜的孩子需要保护,父母应当担起这份责任。今年上半年南京婚姻登记的相关数据显示,前6个月南京有10634对夫妻到婚姻登记处协议离婚,离婚平均年龄38.1岁,比去年提前了0.7岁。其中女性离婚的平均年龄是36.7岁,偏向年轻化。这也意味着,离婚时孩子的年龄也是偏小的。
文清表示,即使夫妻两人真的无法继续共同生活下去,那么精力也不能完全被离婚时的对抗所牵扯,分配给孩子的注意力也不应该因为离婚而减少。夫妻双方必须要让孩子知道,即使父母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但对自己的感情是没有变化的。离婚期间以及离婚后,千万不要冷落孩子,更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遗弃了。不要减少对孩子的关注,便是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吞钉男”的形成其父母要付大部分责任,但社会关怀的缺失也是不容忽视的。怎样教育小孩子是全社会都需要付出努力的共同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