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如何应对黄梅天?

xiaoke| 2012-07-03 15:18:46
阅读()

  随着夏季的到来,全国各地也陆续进入黄梅天的气候。而心血管病患者如何安然应对黄梅天的困扰呢?下面,微微健康网小编给大家介绍怎样在黄梅天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进入夏季后,特别是黄梅天里,雷雨时常来袭,这种高温、闷热、湿度大的天气让三类病人十分难受,常常导致病情起伏。专家提醒,在这种特殊天气里,心血管病患者更应做好预防措施,防暑降温,避免各种引起身体不适的诱因。

 

  医疗气象学研究发现,低气压会引起心脏病发作。低气压最集中的日子就是夏天的雷雨季节。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有一段时间让人感到特别闷热潮湿。此时,空气湿度大、对流不通畅,心血管病患者会感觉特别“憋气”,会出现胸闷和气促的现象。

 

  广东省人民医院高血压专科主任医师冯颖青说:“由于雷雨频繁,这段时间来就诊的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明显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天气潮湿闷热、气压急剧波动时,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因而容易导致心梗、心衰、心绞痛的发生。”

 

  冯主任提醒,夏季炎热(尤其是雷雨前闷热)会令人睡不安稳,以至于血压也不稳定,第二天出现头晕、心慌。所以,在这种天气里,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保健,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

 

  1、避免暴晒。在雷雨过后,太阳往往特别毒,每天中午的气温高达34℃-35℃,在这样的烈日下,很容易让人血压骤升。冯主任认为,高血压患者最好避免在正午时分在烈日下暴晒,不然很容易引起心梗、中风的发生。

 

  2、室内外温差别太大。当你满身大汗从大街上回到家里的时候,千万别立即进入空调房。冯主任说,患高血压的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本身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就比较差,当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时候,也容易使血压飙升。

 

  3、避免淋雨感冒。感冒后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容易乘虚而入,若不及时治疗,往往容易引发或加重心脏病。同时,感冒也是心梗急性发作、肺心病发生心衰或合并感染的重要诱因。

 

  4、保持情绪稳定。潮湿闷热的天气也会影响情绪,心神不宁的人常常表现为心烦、紧张不安、爱发脾气,还会影响睡眠质量,难以入睡、多梦易醒或早醒,容易出现血压升高。

 

  微微健康网小编提醒,多喝白开水是简单易行预防心血管病复发的方法,可以及时补充身体出汗后体内损失的水分,又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当然,还可以多喝天然果汁,少喝咖啡、可乐和含酒精的饮品。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