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幼儿园推行“融合教育” 不排斥智障儿童

vivijk011| 2012-06-28 22:36:26
阅读()

  6月28日,记者从郑州一所幼儿园了解到,该幼儿园从1991年开始坚持推行“融合教育”,让心智障碍的孩子(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症、精神障碍、发育迟缓等)和普通孩子一起上课。据悉这是中国最早推行这一教育理念的幼儿园,也是坚持时间较长的幼儿园。

 

  

 

  幼儿园推行“融合教育” 容纳健康和智障所有孩子

 

  “你裙子的带子掉了”,在郑州奇色花幼儿园,一个女孩帮助另外一个正在玩玩具的小女孩轻轻地把掉下的肩带拉了上去,同时也得到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作为回应。这种幼儿园里最常见的场景,因为玩玩具的小女孩异于普通孩子的笑容而变得异常珍贵——这是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小女孩。

 

  从1991年起,郑州奇色花幼儿园开始接纳心智障碍的孩子入园,和普通孩子同班上课,推行“融合教育”,也是中国最早推行这一教育理念的幼儿园。

  “最初,健康孩子的家长是不接受我们这种教育理念的,他们害怕这些有心智障碍的孩子会伤害健康孩子,或者让自己的孩子学到一些不好的习惯”,奇色花幼儿园的园长梁田说,1991年幼儿园刚刚组建的时候,园里有200多个孩子,由于后来幼儿园接收了几个有心智障碍的孩子,尽管当时他们是分开上课,但是很多家长还是把自己的孩子转走了,幼儿园最少的时候只有35个孩子。面对这种局面,幼儿园索性就打出了招收心智障碍孩子的招牌。

 

  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幼儿园的创始人蔡蕾,了解到联合国在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宣言,提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即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全纳教育”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由于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有限,无法做到真正的“全纳教育”,蔡蕾决定在幼儿园推行接近“全纳教育”的“融合教育”,让心智障碍孩子和正常孩子一起上课。

 

  从排斥到接受 智障孩子也有爱

 

  “刚开始,我们对于如何管理、如何教育这种特殊需要的孩子完全没有经验,全靠自己的摸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2001年12月,刚刚走出校门的梁田来到了奇色花幼儿园,园长蔡蕾把她带进班里,告诉小朋友这是新来的老师。梁田当时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冲着她笑,但因其智障而不一样的长相让她觉得非常震撼,当时就有一种想离开的冲动,“在蔡蕾园长的再三挽留和劝说之下,我就想着再试一试,看一看吧。”梁田说。

 

  当时,幼儿园的条件非常艰苦,冬季没有暖气,给孩子们洗碗、打扫卫生,梁田的手很快就冻得红肿,“当时觉得太委屈了,从小到大就没有受过这样的苦。”一天,梁田在和孩子们做游戏的时候,班里一位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突然走过来,拉着她的手,给她吹了吹,然后用自己的小手在她红肿的手上不停地揉,“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理解了蔡园长的坚持,不能放弃这些孩子,所以我就决定留下来了。”

 

  据了解,目前幼儿园每年接受35个有心智障碍的孩子,他们和正常孩子入园的比例是1:8,这个比例也是目前幼儿园所能承受的最大比例,而在一些西方国家,这个比例可以达到1:2。

 

  “和智障孩子接触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这些孩子只是‘慢’,你要对他们有耐心,有方法,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有潜力的。”梁田介绍,每年新的孩子入园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之间建立一种“同伴”关系,创造一个没有障碍的沟通环境,老师会提前这样告诉孩子们,“有一些小朋友,他们脑子里的一些小零件出了一些问题,他们很想和你们做朋友,但是他们不会说,有时候他们可能会抓疼你,这其实是他们想和你们玩,希望你们能够多多帮助他们。”

 

  “依据我们的经验,这些有心智障碍的孩子,6岁以前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期,一个正常的教育环境能够满足他们情感的需求,能够给他们一个正向化的影响。”梁田说,这21年,先后有200多个有心智障碍的孩子在这里享受和普通孩子一样的幼儿园生活,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走出去的时候,基本上生活已经可以自理。

 

  “其实从另一方面来看,和这些需要特殊帮助的孩子在一起,其他的孩子也学会了宽容、谦让、自信。”,梁田表示,现在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健康孩子的父母很多已经可以接受这中“融合教育”理念了,一些家长、大学生还经常到幼儿园来做义工。幼儿园每年也都会有来自台湾、香港、美国的幼教专家来这里义务讲学,对这里的老师进行培训。

 

  最大的困难是教育断层

 

  梁田告诉记者,智障孩子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的断层。孩子们在这家幼儿园里可以享受到和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环境,但是从幼儿园里走出去以后,他们很少有机会进入正常学校里学习。这类孩子通常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在特殊教育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但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收费比较贵,一些家庭无力承担;二是选择留在家里,依然过着和社会脱节的生活。“所以这里有很多孩子不愿意离开幼儿园,我们这里的孩子时间最长的上了六年幼儿园,有的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后已经十岁了。”

 

  据梁田介绍,21年来,从幼儿园出去后能够上学的孩子不到10位,其中两个是学校正式招进的,其中一个今年还考上了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其余的是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好,才能够进入普通的学校享受和普通孩子在一起的教育。教育的断层使得这些孩子在走出幼儿园以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据了解,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现在幼儿园又在一社区租了一套房子,组成了一个成人班,探索让大一点的孩子能够融入社区化的生活。但是目前还是只能收14岁以上的孩子,一些孩子从幼儿园毕业以后就在家里等,等满14岁了,再回来上成人班。

 

  梁田以及她所在的幼儿园,目前最大的希望就是有更多的小学能够加入进来,推行“融合教育”,接纳智障孩子。

 

  小编寄语:郑州这所幼儿园推行的融合教育,值得推广。但企业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不容老师与家长忽视。比如儿童在幼儿园阶段处于模仿能力的高峰期,若长期与智障儿童一起,可能会养成某些不良习惯等等。诸多问题,值得专家与学者思考。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