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保健品热销透视:好成绩能否“吃”出来?
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各地的保健品也开始热销。或为了缓解压力释放情绪,或“不愿输在进补水平上”,考生很多“能补则补”。
专家认为,消费者对保健食品要有科学理性的态度,主要应通过规律性的生活、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膳食营养保持身体最佳水平,而不能一味依赖“十全大补”的效果。
补品成高考“神器”?
在上海市天钥桥路上的一家药店内,工作人员介绍,从每年4月起保健品就进入热销期,而在高考前两个月达最高峰,顾客几乎是清一色的学生家长。虽然保健品价格并不便宜,但大部分家长都是一买就是一个“疗程”。“今年的销量比去年有所上升,人参、西洋参、枸杞子、冬虫夏草、灵芝等滋补品都很畅销。”
药店内,“专供高考”的胶囊、含片、饮片、口服液等单支或单瓶的价格普遍在百元以上,一些礼盒甚至达到300元到500元,而以中药为主的某款保健品则达到1000多元。
家住徐汇区的陈女士告诉记者,高考冲刺阶段,女儿身体上、心理上都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很担心孩子在最后冲刺阶段生病倒下,让她输点氨基酸,吃一点安神补脑的东西。”
而“高考神器”也风靡网络。来自淘宝网的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淘宝网以“高考”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增长了102%,购买人群以女性白领为主,年龄在40岁-49岁之间,多是爱子女心切,为参加高考的子女购买相关产品,其中高考竞争激烈的浙江、广东和江苏三地的用户购买量共占34%。有网店甚至还打出促销标语称,“购买产品的高考学生考入全日制本科(国家统招)院校,奖励一套产品,考入"985"高校的学生,奖励两套产品。”
“进补”成“比赛”专家指效果或适得其反
“面对高考的压力时,学生和家长都需要一种排解和释放,也需要有一份安慰和寄托。”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认为,补品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除了身体健康方面的作用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安慰,很多家长抱着“多吃多对”“不吃落后”的心态,让“进补”陷入了盲目的怪圈。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张欣告诉记者,从17岁的儿子进入高三开始,除了为孩子炖汤、中医调理之外,市面上“没有负面新闻”的补品,基本上都买回来试过,“不试试怎么知道合不合适,总归吃了没坏处。”
“高考的时候很紧张,吃吃保健品至少心安理得一点。”就读于上海某中学高考班的文文坦承,“羊群效应”是他强烈要求吃补品的因素之一。“同学们都在吃,反正补品也没什么害处,所以我至少也要吃到保持和同学们一样的"进补水平"。”
在专家看来,中考、高考复习期间的考生,因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睡眠和休息时间不足,能引起疲劳和免疫力下降,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短期内突击性补充保健食品的摄入可能作用不大。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林晓明表示,目前我国从未批准过补脑、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而在考生应考期间,随意服用这些东西,由于不同个体体质、生理状况存在差异,可能会打乱正常的身体规律,甚至会出现副反应,适得其反。
好成绩在“学”不在“吃”
专家提示,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要理性消费,同时,要合理使用保健品,有些保健食品原料不太适合考生使用,且产品有规定的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及食用量,消费者在购买时要仔细查看。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高学敏认为,气血旺盛的青少年考生应尽量避免使用补剂,个别体质虚弱者也应当在保健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引起气血阴阳的逆乱,影响考生的健康。
林晓明建议,应通过规律性的生活,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膳食营养进行调节,而不能一味地依赖“十全大补”的效果,“保健品毕竟不是药品,想要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几乎不可能的。”
顾晓鸣建议,学生只有扎实地学习,冷静地面对考试,树立符合自己水平的奋斗目标,适当降低期望值,才能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最终结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自己努力多少,而不是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