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携带者获得准许从事幼托工作 引家长担忧

azsqwe| 2012-05-25 02:16:19
阅读()

导读:卫生部发布新规范,乙肝携带者可以从事幼托工作,这意味着乙肝携带者不再被拒之门外。这从社会关爱角度来说,是一项消除歧视的义举,但是不免会有家长担心,儿童过多接触乙肝携带者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我来说两句]

  卫生部昨日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修订说明,新《规范》要求幼托工作人员“不留长指甲”,并取消体检中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应调离工作”的规定,意味着乙肝携带者将不再被拒之门外。

  工作人员禁留长指甲

  新规要求,工作人员上岗前的健康检查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且增加工作人员“不留长指甲”的要求。

  按照现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新规删去体检中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应调离工作”的规定,乙肝携带者今后也可从事幼托工作。但精神病患者或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机构工作。

你是否支持乙肝携带者从事幼托行业?

正方

乙肝的传播方式只有母婴传播、性行为传播和血液传播,孩子们相互接触或吃饭或玩耍都不会传染。况且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打疫苗了!

反方

孩子免疫力低,还是少接触为好。如果家里有大人是乙肝,我们都会让大人尽可能的少接触孩子,更何况是在到处都是小孩子的幼儿园!

  因病缺勤要加强随访

  《规范》明确提出,对因病缺勤的儿童要加强随访,以做到传染病人早发现,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控制,加强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并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托和转园(所)手续。

  新规还明确,患传染病的儿童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园(所),来自疫区或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儿童,检疫期过后方可入园(所)。

  膳食费须每月晒账本

  修订后的《规范》新增卫生保健工作职责、新设立托幼机构招生前卫生评价等内容,并调整细化原有条款,以增强实际工作中的可行性、操作性,其中饮食安全为重点内容。

  《规范》对儿童膳食费的管理提出新要求,规定工作人员与儿童膳食要严格分开,膳食费专款专用,账目每月公布,每学期收支盈亏不超过2%。并要求由专人负责托幼机构的膳食,建立有家长代表参加的膳食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民主管理。

  户外活动至少两小时

  修订后的《规范》在“一日生活安排”部分特别强调了儿童户外活动时间,提出在正常情况下,全日制儿童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寄宿制儿童不少于3小时,并对儿童进餐和午睡等主要生活环节明确时间要求。

  新规还明确,体格锻炼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开展,掌握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保证儿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械的安全,定期进行室内外安全隐患排查。

    搜狐健康延伸阅读

    哪些生活方式会传染乙肝?

    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 (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亦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 

 

乙肝的传染方式

解决方法

血液传播(输血)

注射乙肝疫苗,尽量不接触血液,才能降低传染乙肝几率。

母婴传播

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阻止乙肝母婴传播,有效率达90%以上。

性生活不当

注射乙肝疫苗或使用安全套。


乙肝传染知识误区

解释

接吻会传染

含有乙肝病毒的唾液不能使猩猩感染,故接吻一般不会发生传播。除非对方口腔出血,此时接吻有可能传染乙肝。

蚊子叮咬会传染

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只能存活48小时,而蚊子吸血的间隔时间在72小时以上,所以蚊子叮咬不会传播乙肝

共餐、公用餐具会传染

乙肝病毒不经胃肠道传播,乙型肝炎不是胃肠道传染病。共餐、共用食具不会传染,一家人不需要分餐。

[1][2] [下一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