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猝死”魔爪伸向中青年

xiaoke| 2012-05-23 15:35:11
阅读()

  猝死这个词一个听起来让很多人觉得恐惧,猝死的特点就是死亡急骤,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近日,各地中青年猝死事件频繁上演。医生提醒,猝死在我国已呈年轻化趋势,要警惕过劳压力向中青年传“暗号”。

 

  “猝死呈年轻化趋势”危及中青年

 

  “出事那天他给我打电话,说第二天晚上喝酒,谁知道就这样没了。”罗桂兴回忆工友李某的死,感到非常突然。5月11日晚,李某途经南宁市友爱明秀路口时突然倒地,警方赶到现场后,确认李某已死亡,法医在其身上没有发现外伤。

 

  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做出的定义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在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特点是死亡急骤,出人意料的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因此,李某属于猝死。

 

  罗桂兴介绍说:“我觉得他的死跟工作劳累有关”。据介绍,李某今年35岁,身形瘦小,生前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天工作9个半小时,且李某有抽烟、喝酒的习惯,这些都可能构成猝死的原因。

 

  近日,各地猝死事件频繁上演,南京某外企30岁职工,长期从事IT工作,脑力劳动强度大,一个月来连续加班,导致心肌梗塞突发致死。今年“五四”青年节,挪威游泳健将戴尔·奥恩因为心脏骤停猝死。两个多月来,国际体坛先后有六名优秀运动员因为各种原因而猝死。

 

  “以前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的几率高,但随着社会压力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猝死的几率逐渐向年轻人发展。”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门诊科住院医师郑晓峰说,从今年1月份以来,瑞康医院已接诊猝死案例五、六十件。

 

  猝死的原因虽然“不明不白”,但最多见的是心血管系统和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出血等。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了解到,从今年1月1日至5月15日,全自治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人数达1973人,死于脑血管病的有2849人。在这些名单中,有不少“英年早逝”的中青年。

 

  健康小知识:当出现猝死情况后,在场的人要立即不失分秒地抢救。心脏发生心室纤颤时,利用电击除颤当然最为理想,但在现场是不可能有这类抢救器械的。我们可以“赤手空拳”地除颤,手握空心拳头,在病人心前区捶击2次,如无反应,则可再捶击2-3次。对于刚刚发生室颤的心脏,胸前区播击有较好的除颤效果,可以使室颤消除而重新出现心脏跳动。必须注意,要及早采用,在用耳朵听不到心跳瞬息间的一分钟内,实施拳击除颤效果最好。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