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婚宴毒倒数十村民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难点
新华网兰州5月10日专电题:一场婚宴毒倒数十村民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诸多难点
日前甘肃省静宁县发生一起因举办婚宴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造成参加婚宴的56名村民入院治疗,到8日仍有30多人住院治疗。
这次中毒事件暴露出广大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漏洞。业内人士建议,面对农村宴请活动增多的新情况,应通过完善监管机制、整合监管力量、加大信息披露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农村食品安全事故。
婚宴毒倒数十村民
静宁是甘肃省东部一个以苹果产业著称的农业县,全县近50万人中有43万多是农村人口。5月3日,县城东部的威戎镇杨桥村三社村民杨根娃为儿子办婚宴,宴席由镇上的泰和大酒店承办。宴席结束后不久,参加宴席的240人中多人出现腹痛、头晕、发烧等症状,先后有56人入院治疗,症状较轻的则在村诊所治疗。
据静宁县疾控中心7日下午公布的初步原因分析,上述症状是由于婚宴上的熟牛肉、猪耳朵等食品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超标所致,可以认定这是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但导致细菌超标的原因还需进一步调查分析。
8日,记者在威戎镇中心卫生院和静宁县人民医院看到,仍有30多名患者在这两家医院住院。静宁县人民医院院长张宏斌说,疾控部门公布中毒原因后,县医院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多数患者到8日已基本康复,很快就可以出院,个别患者还有轻微头晕、腹痛等症状。
在静宁县人民医院病房,正在输液的杨桥村村民王红花告诉记者,参加完婚宴后,她在3日晚上感觉肚子不合适,上吐下泻、疼痛难忍,家人把她送到县医院。“这几天一直在输液,肚子不疼了,但还是浑身无力,时不时头晕。”她说。
记者在威戎镇粗略数了一下,镇上大小餐馆有20多家,泰和大酒店坐落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中毒事件发生后,酒店已停业。当地人介绍,这家酒店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卫生条件上都是镇上最好的,平时生意兴隆,周边农村不少宴请活动都由该酒店承办,没想到能出事。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尚存诸多难点
据了解,为提高城乡基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甘肃省于2008年试点推行“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一专”是指在乡镇设立一名食品药品监管专干,负责食品药品监管日常工作;“三员”分别是包村干部作为联络员,联络督促协调村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村委会主任作为协管员,负责宣传和监督;村委会文书作为信息员,负责信息上报。到2011年年底,甘肃省全部乡镇农村实现“一专三员”全覆盖。
记者在静宁县了解到,受制于各种因素,目前“一专三员”机制落到实处还存在诸多难点。
从乡镇一级来说,食药专干很难“专”起来。威戎镇人民政府的陈小菊说,虽然她是食药专干,但她同时还是计生专干,还负责镇上的新农合工作,用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精力只有三分之一。
按照新机制要求,农村举办30人以上的红白喜事自办宴席72小时前,需事先登记报备。而由于这不是一项强制措施,农村绝大多数宴请活动没有登记报备。“"一专三员"是一种管理模式,从法律上没什么依据,我们没有行政执法权,不申报我们也不能处罚。”陈小菊说,威戎镇17个行政村每年举办的宴请活动至少上百次,但2011年没有一次申报,今年以来也不到10次。
杨桥村村委会文书杨荣国是“一专三员”中的信息员,他的妻子也因参加婚宴住进县医院。他告诉记者,他知道举办大规模宴席需要报告,但村里过去举办宴请活动没出过事,这次婚宴又是当地一家知名酒店承办,所以就没在意。
然而,即便是进行报备,监管部门也难以确保食品安全。县一级食药部门没有检测设备,更不用说乡镇一级了。县食药监局有执法权的食品监管人员只有5人,却负责全县43万农村人口的食品安全工作,力不从心。
保障农村食品安全需拧紧三大阀门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各类宴请活动逐年增多,不仅有传统的红白事,很多地方盖房子、买车子、生孩子、上大学也要请客吃饭,这些宴请已由“自办”转向“酒店办”,要么在酒店举行,要么请酒店承办,在家中举行。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日益增多的农村宴请活动,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更大压力。保障农村食品安全,应拧紧三大阀门。首先,对现有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静宁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河清说,“一专三员”作为一项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应充分发挥其在保障农村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应当将餐饮单位作为报备主体,管理更方便。
其次,整合部门力量,建立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机构。静宁县卫生局副局长安跟会建议,整合各部门的食品安全检验力量,建立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可有效减少职能重叠带来的资源浪费。
三是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记者采访了解到,5月3日的食物中毒事件并不是第一起,此前几天,就陆续有人因在泰和大酒店就餐出现不适症状到镇卫生院就诊,但因人数少和症状轻微,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当有事故苗头时,不仅要加强监测,还应及时对外公布信息,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才能防止出现大规模食品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