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食品网创始人:不做旁观者 网站走红遭山寨
"掷出窗外"网创建人复旦硕士吴恒
中国网5月7日讯(记者 伍阅 雷滢)20世纪初期,美国食品安全状况很糟糕,1906年的一天,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看揭露芝加哥肉食加工厂的纪实小说,其中提到员工们将过了期的肉切成块制作成火腿肠,将洗脸洗手的水用作调味品等场景。
这让罗斯福恶心得大叫一声,把吃了一半的香肠“扔出窗外”。后来,罗斯福跟作者见面,推动通过《纯净食品与药品法》,并创建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前身。
一百多年后,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从中获得灵感,将自己创办的有毒食品警告网取名为“掷出窗外”,汇总近年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希望以此警醒民众,并推动食品安全问题逐步改善,早日解决。
初衷:不做旁观者,“做点什么改变现状”
“我火了”,在最新的博文中,27岁的复旦大学硕士生吴恒戏谑道。
去年春天,这个习惯“先斩后奏”的湖北小伙儿在父母不知情的前提下,将自己的硕士毕业时间推迟一年,在网上发帖,征集志愿者,要做中国首个有毒食品警告网。
“我属于‘被关注’”,他所学专业、个人兴趣都与食品安全无关,直到去年4月,“牛肉膏”被曝光,他愕然发现自己也“中招了”——学校门口的牛肉盖浇饭可能用了牛肉膏,尽管同学提醒过价格太便宜不靠谱,但他从不相信会有假牛肉。
更加可怕的是,媒体报道此事后,他周围还是有很多朋友不知道,小店的牛肉盖浇饭销量并未受到影响。
他决定行动起来,将近年来的有毒食品新闻报道搜集整理,制作成 “不良记录”,至少能给周围的朋友能提个醒,“做点什么改变现状”,而不是成为冷漠的旁观者。
1个多月的筹备后,6月17日,名为“掷出窗外”的有毒食品警示网正式上线,收录全国2千多条有毒食品记录,网友可根据省份、食品种类进行查询。
网站的日访问量多数时候保持在一二百左右,不少来自认识的亲朋好友。为了省钱,吴恒选择跟人合租服务器,每年费用在300元左右。
直到今年4月底,投资人薛蛮子率先在网上提及该网站,随后,几位名人也进行推荐,引发网友关注,“正好赶上工业明胶事件,大家对食品安全问题都很敏感”,5月3日,这家小网站在2个小时内涌入25000多人次,服务器直接瘫痪。
志愿者忙碌数小时,换成年租金600元的新服务器,才缓解局面。次日,访问量再创新高,达到65万人次,几天之内,联系吴恒采访的媒体达到20多家。
现状:网站走红遭山寨 拒绝商业坚守公益
山寨网站迅速出现,是吴恒始料未及的状况。
5月4日,网友向吴恒举报了一家名为“掷出窗外官方网”的山寨网站,两者相似度极高:吴的网站名称使用的是“掷出窗外”拼音首写字母“zccw”,山寨网站则是全拼“zhichuchuangwai”;“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这句由吴恒原创的口号,也赫然挂在山寨网站的页面上。
“我不介意他们使用‘掷出窗外’的网站名字”,但他担心,山寨网站会利用“掷出窗外”的名号,牟取商业利益。有朋友分析,该山寨网站有可能利用“给钱删帖”的盈利模式,对企业进行敲诈。
接受采访的前夜,他连夜撰写了博文发布,为网友提供辨别指南。
两者重要区别在于域名,吴的网站域名为“.org”,使用者多为非盈利性的公益组织,而山寨版的域名使用了“.com”,使用者多为盈利性的公司或组织。
“公益性网站是我们的定位”,“掷出窗外”走红后,有不少商业机构联系吴恒寻求合作,都被他拒绝了,“不想跟商业沾边,网站靠自己支撑就够了”。
他解释,网站运营的开销并不大,服务器年租金不过600元,目前由他与志愿者小白共同承担,他今后打算继续读博,不会靠网站盈利。
事实上,“掷出窗外”网站将来是否会利用删帖牟利,也是这两天网友关注的热点。对此,吴恒态度很明确,会坚持“公正、独立、纯洁”。
网站发布内容都来自正规媒体上刊发的新闻报道,志愿者的权限仅限于发布信息,有删除权限的管理员只有2人:吴恒和志愿者“小白”,他很肯定,两人都不会接受“给钱删帖”的方式。
在他看来,“给钱删帖”的方式无异于“自寻死路”,他将公信力比喻为鸟类的羽毛,如果羽毛都被拔光了,公信力与影响力会消失,网站也就丧失了继续存在的价值。
动力:2天招募33名志愿者 “85后”很给力
一份名为“易粪相食”的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是“掷出窗外”网站的主要内容。
《左传》中提到“易子相食”,灾难中父母不忍心吃自己的子女,改用交换的方式杀子充饥,如今,很多有毒食品的制作者都不吃自己的产品,但造成的结果却是,每个人吃的可能都是垃圾,变成了“易粪相食”。
报告由34位志愿者耗时一个月完成,最终展现报道2107篇,制作有毒食品纪录2849条,每篇报道都设置了关键词,方便网友查询。
“都是利用空闲时间完成的”,安徽志愿者“盖浇饭”告诉记者,去年在人人网上看到吴恒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马上报名参加了。
平时看到食品安全的报道后,他会提醒身边的亲友,而这次参加志愿活动,能把“提醒”的范围扩大,便是自己做出的微小贡献了。
这是一支年轻的志愿者队伍,包括吴恒在内,34人全是“80后”和“90后”,其中,生于1985年至1989年间的志愿者成为主力,占到7成以上。
此外,志愿者中三分之二以上是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三分之一是刚刚毕业的学生,“专业知识和经验都不重要,关键是耐心和热情”,当初在网络中发布招募信息后,2天内便有33人报名,其中,27人以前与吴恒只是陌生人。
“大家对这项工作都很重视”,有位志愿者的宿舍每晚11点熄灯,有一次为了兑现晚上12点汇总资料的诺言,他熄灯后赶去校外网吧,按时完成任务。
而在接受采访的当天凌晨,吴恒忙到凌晨3点多,正要关闭电脑前却发现志愿者小白还挂在线上,问及原因,对方称“流量问题没解决,我睡不着。”
这几天,又有十几名网友向吴恒主动请缨,希望参与到网站建设中,其中不乏IT从业人员,“核实身份后,应该都会吸收。人手增加后,网站更新的频次也能提高”。
希望:被政府“约谈” 看到曙光
但很多问题仍在重复出现,几年前写过的文章,放到如今仍然适用,吴恒经常会产生无力感,“做了很多事情,对现状没有改变”。
吴恒并没有因此而否定自己,他给网站的定位是“抛砖引玉”,希望浏览过网站的网友能产生震惊感,从而真正关注这方面的问题,集思广益,推动问题的真正解决。
“麻木是最可怕的事情”,他坦言,网站制作并不精良,集中展现的负面信息,对网友缺乏长久吸引力,很多人对网站只是三分钟热度。
但毫米的推进也是进步,即使网站只争取到“三分钟”,也能在访问者的心中撒下种子,等待时机成熟时自然会开会结果,能促动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改善。
跟很多年轻人一样,吴恒曾经迷茫过,去年春天,他纠结于继续深造还是工作,实在拿不定主意,索性推迟毕业,拿出一年时间好好写论文做网站。
如今,迷茫终于消散,他明白,选择好读博的路,就要坚定走下去,而网站也不会放弃,因为这“关乎责任”,好在日常维护也不会耗费太多时间。
事实上,曙光已经出现。5月4日,上海地铁10号线中,他挤在下班人群中,从豫园去南京东路,手机响起,是陌生的座机号码,对方是上海食品安全委员会,表示希望在5月中旬,约他一起聊聊。
广告牌灯箱明暗交替中,手机信号时强时弱,这通电话持续了10分钟,挂断后,吴恒忍不住兀自微笑起来,“机会太难得了,我要好好准备,完成使命”,从唤醒民众到获得与政府部门对话权,吴恒觉得很欣慰,“国家在进步,能这样听取民众的声音”。
正如他在博客中的签名“世界并不完美,但值得奋斗”,吴恒相信,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有民众的热情参与,理性建议,政府的积极回应,及时介入,食品安全问题集中出现的时期,终会消逝在这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中。
而与一般的网站创始人不同,他并不希望自己的网站做大做强,“我希望有一天,网站实在找不到相关的新闻资料可以添加,老百姓也不需要为此担忧了”,吴恒憧憬着,将来能够开心地把网站注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