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输血参与寥寥 血荒蔓延何时了?

jswei69| 2012-03-07 14:57:48
阅读()

  我国的血荒已经蔓延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医院的血都不知道去了哪里,于是很多患者都不得不开始自体输血。

 

  手术台边摆放着一台连接无菌塑料管子的自体血回收装置。术中,主刀医生一次次用力地将沾满鲜血的纱布挤干,这些血水最后汇聚到自体血回收装置。经过过滤、浓缩、清洗等层层处理后,干净血液通过静脉重新回到患者体内。这是2月25日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外科的一台普通手术,病人采用“自体输血”,手术过程中没用一滴异体血。

 

  南京第一医院输血科张瑞生主任介绍,该院心脏科患者在接受大的创伤手术之前,主刀医生会在医嘱一栏注明“建议自体血回输”,“平均每个手术至少可以节省600毫升以上的血液”。

 

  张瑞生说,自体输血不仅能降低感染艾滋病、肝炎的风险,还可避免异体输血造成的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研究发现,接受自体输血的小孩,术后1天恢复状况相当于用异体输血7天后的恢复状况。

 

  相对于大型手术的用血量,使用自体血回输很划算,但若是用血量少的小手术,1500多元的固定费用则显得贵了。张瑞生告诉记者,多数心脏外科病人的输血费超过1000元,大血管破裂的病人一次手术输血就要花掉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虽然“自体血回收”也需一定费用,但与异体输血相比能省下近50%。

 

  “最安全的血”默默无闻14年

 

  早在1998年《献血法》颁布时就提倡“自供血”,14年下来,技术上完全不成问题,临床应用却不是很多。提起自体输血这个概念,许多人都很陌生。

 

  苏州市中心血站副主任王明元告诉记者,目前,苏州开展自体输血的医疗机构主要有苏大附一院、苏大附二院、苏大附儿院、市立医院北区等,苏大附一院开展自体输血数量最大,一年有2000多例,但与该院一年3万左右单位(注:一个单位为200cc)的用血量相比,其节省血源的优势还未完全显现。南京开展自体输血主要集中在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以及南京市第一医院,其中市妇幼自体输血的对象主要是稀有血型孕妇,第一医院心脏科、心胸外科手术中60%采用自体输血。

 

  南京血液中心主任蔡旭兵告诉记者,自体输血这项技术在国外已经开展20多年,美国自体输血已占总用血量的15%,日本则高达80%-90%。蔡旭兵说:“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要求,三级医院自体输血必须达15%,目前南京医院远未达到这个比例。如果达标,江苏一年至少可以省下20吨救命血。”

 

  “制度贫血”制约安全血推广

 

  自体供血叫好不叫座,除了人们的认识尚不到位,也有制度不足的原因。

 

  “许多患者认为,自己已经生病了还要再采血,会导致身体的更大损耗,其实这是误区。”南京市血液中心副主任傅强说。病人有顾虑,医院也有困难。比如,开展自体输血的人力、配备还不足;还有就是认为用血量还没到非常紧张的地步,异体血供应尚能满足。目前临床上是不是要采用自体输血,主要根据医生判断,一些沟通工作也由医生来做,“所以医生有没有这样的意识就很关键。”

 

  傅强认为,医保制度也限制了“自供血”的普及。按照目前的相关规定,只有宫外孕、单纯腹腔血管破裂等手术的自体血回输可以医保报销,其他则都不在报销之列,这给相当多的患者带来了经济上的顾虑。

 

  专家认为,“自供血”是一种基础性服务,一般医院就能做到。除加大自体输血宣传外,医保可以对自体输血采取优惠鼓励及奖励措施,让这一安全经济的用血方式得以推广。业内人士认为,“自供血”是一种选择,更代表一种义务。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