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分支杆菌疫情疑为穴位注射交叉感染

jswei69| 2012-02-29 22:39:42
阅读()

  去年4月至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温医一院),先后收治10多例“怪病”患者。 这些患者症状和病史颇为相似:他们都来自温州永嘉瓯北,之前都曾在当地私人诊所进行过封闭或针灸等治疗;出问题的部位,就是当初治疗的位置;另外,医院诊断显示,他们都是感染了分支杆菌。

 

  昨天,温州卫生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知感染人数增加到了17人,基本确认他们感染的是人型结核分支杆菌,且都是在永嘉吴美娥中医针灸诊所治疗时感染的。

 

  17名患者在同一家私人诊所治疗过

 

  昨天下午,温州卫生局医政处一名负责人介绍,事发后,各级卫生部门都很重视。

 

  2月25日和26日,省疾控中心专家赶到温州支援,一起来的还有一名中国疾控中心的博士。

 

  之所以这么重视,主要是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确定病例人数,检验分支杆菌种类,会诊如何替患者治疗等。

 

  专家们首先对温医一院收治的15名“侵入性感染”病例,再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当时分成了3个小组,到永嘉查找感染源和感染途径等,另外还进行了主动排查。”这名负责人说。

 

  主动排查是为了更全面掌握病例人数,主要通过医院收集的资料,以及询问患者等方法,随后又确认了两个病例。

 

  经过核对,已掌握的17个病例,都在吴美娥中医针灸诊所治疗过,而且都进行过穴位注射等“侵入性治疗”。

 

  病原菌是结核分支杆菌

 

  温医一院收治上述病人时,检查出他们感染了分支杆菌,但一时还没确定,到底是结核还是非结核类型的。

 

  实际上,确认病原菌种类很重要,因为针对结核分支杆菌,治疗方案等已比较成熟,而非结核分支杆菌可能对药物不敏感,治疗会麻烦很多。

 

  温州疾控部门最初采集了6个病菌样本,自行培养检验同时,还送了一份到省疾控中心确认。

 

  为了万无一失,相关疾控专家赶到温州后,又重新培养检验了一遍。

 

  “病原菌目前已得到确认,是人型结核分支杆菌。”上述负责人介绍,这也为下一步治疗打下了基础。

 

  结核分支杆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以肺结核为最多见。不过,上述病例却属于肺外结核。

 

  相比肺结核的治疗(根据病情不同,3个月到一年多都有可能),肺外结核治疗期,一般还得延长半年左右。

 

  相关专家解释,之所以治疗期更长,主要是肺部血液供应很好,药物随血液到达时浓度高,而这次的病例,出现感染的部位大多是肌腱和关节等“血供”较差的地方,治疗效果也就差了。

 

  3天前,专家们还特地开了一次讨论会,针对这次病情拿出了治疗原则和方案。

 

  至于之前治疗时,医生们曾感觉,这种病原菌对抗结核药物不敏感,“后来我们也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只要坚持用药,最终会有效果。”

 

  “目前已有12人好转出院,余下5人还分别在温医一院和温州市二医院治疗。”

 

  这些患者眼下治疗时,已停用了针对非结核分支杆菌的药物,“这样治疗费用也会下降很多。”上述负责人解释。

 

  可能系穴位注射致交叉感染

 

  那么,这次“侵入性治疗”感染事件,到底因何而起呢?

 

  2月26日下午,省里和温州的疾控专家们,还专门为此召开了一个分析会。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这次感染事件,应该和针灸治疗无关,而是穴位注射出了问题。

 

  上述负责人介绍,可能是打封闭针之类的穴位注射,产生了交叉感染。

 

  事发后,永嘉卫生部门曾对吴美娥中医针灸诊所的物品和诊疗器械,进行了采样等处理,并送上级部门检验,目前还在等结果。

 

  所以,到底是消毒不过关或注射时操作不当等,还在具体调查中。

 

  2月23日下午,永嘉卫生部门已通知当事诊所停业整顿,“至于接下来如何处理,还要等事情完全查清楚,由当地卫生部门按法律法规处理”。

 

  之前,一些患者病发后,可能和当事诊所私下有过协商,该诊所也支付了一些医疗费。而接下来会不会涉及索赔等问题,可能也要等卫生部门调查清楚后才能涉及  这些患者症状和病史颇为相似:他们都来自温州永嘉瓯北,之前都曾在当地私人诊所进行过封闭或针灸等治疗;出问题的部位,就是当初治疗的位置;另外,医院诊断显示,他们都是感染了分支杆菌。

 

  昨天,温州卫生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知感染人数增加到了17人,基本确认他们感染的是人型结核分支杆菌,且都是在永嘉吴美娥中医针灸诊所治疗时感染的。

 

  17名患者在同一家私人诊所治疗过

 

  昨天下午,温州卫生局医政处一名负责人介绍,事发后,各级卫生部门都很重视。

 

  2月25日和26日,省疾控中心专家赶到温州支援,一起来的还有一名中国疾控中心的博士。

 

  之所以这么重视,主要是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确定病例人数,检验分支杆菌种类,会诊如何替患者治疗等。

 

  专家们首先对温医一院收治的15名“侵入性感染”病例,再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当时分成了3个小组,到永嘉查找感染源和感染途径等,另外还进行了主动排查。”这名负责人说。

 

  主动排查是为了更全面掌握病例人数,主要通过医院收集的资料,以及询问患者等方法,随后又确认了两个病例。

 

  经过核对,已掌握的17个病例,都在吴美娥中医针灸诊所治疗过,而且都进行过穴位注射等“侵入性治疗”。

 

  病原菌是结核分支杆菌

 

  温医一院收治上述病人时,检查出他们感染了分支杆菌,但一时还没确定,到底是结核还是非结核类型的。

 

  实际上,确认病原菌种类很重要,因为针对结核分支杆菌,治疗方案等已比较成熟,而非结核分支杆菌可能对药物不敏感,治疗会麻烦很多。

 

  温州疾控部门最初采集了6个病菌样本,自行培养检验同时,还送了一份到省疾控中心确认。

 

  为了万无一失,相关疾控专家赶到温州后,又重新培养检验了一遍。

 

  “病原菌目前已得到确认,是人型结核分支杆菌。”上述负责人介绍,这也为下一步治疗打下了基础。

 

  结核分支杆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以肺结核为最多见。不过,上述病例却属于肺外结核。

 

  相比肺结核的治疗(根据病情不同,3个月到一年多都有可能),肺外结核治疗期,一般还得延长半年左右。

 

  相关专家解释,之所以治疗期更长,主要是肺部血液供应很好,药物随血液到达时浓度高,而这次的病例,出现感染的部位大多是肌腱和关节等“血供”较差的地方,治疗效果也就差了。

 

  3天前,专家们还特地开了一次讨论会,针对这次病情拿出了治疗原则和方案。

 

  至于之前治疗时,医生们曾感觉,这种病原菌对抗结核药物不敏感,“后来我们也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只要坚持用药,最终会有效果。”

 

  “目前已有12人好转出院,余下5人还分别在温医一院和温州市二医院治疗。”

 

  这些患者眼下治疗时,已停用了针对非结核分支杆菌的药物,“这样治疗费用也会下降很多。”上述负责人解释。

 

  可能系穴位注射致交叉感染

 

  那么,这次“侵入性治疗”感染事件,到底因何而起呢?

 

  2月26日下午,省里和温州的疾控专家们,还专门为此召开了一个分析会。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这次感染事件,应该和针灸治疗无关,而是穴位注射出了问题。

 

  上述负责人介绍,可能是打封闭针之类的穴位注射,产生了交叉感染。

 

  事发后,永嘉卫生部门曾对吴美娥中医针灸诊所的物品和诊疗器械,进行了采样等处理,并送上级部门检验,目前还在等结果。

 

  所以,到底是消毒不过关或注射时操作不当等,还在具体调查中。

 

  2月23日下午,永嘉卫生部门已通知当事诊所停业整顿,“至于接下来如何处理,还要等事情完全查清楚,由当地卫生部门按法律法规处理”。

 

  之前,一些患者病发后,可能和当事诊所私下有过协商,该诊所也支付了一些医疗费。而接下来会不会涉及索赔等问题,可能也要等卫生部门调查清楚后才能涉及。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