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中国:血铅超标的种子或是GDP

maomaocat| 2012-02-27 10:07:25
阅读()

  广东仁化县董塘镇普查出的儿童血铅超标人数连日来不断增加,截至25日,又有32名儿童查出血铅超标,从最初的37人增加到96人。上海市政府25日正式公布浦东康桥地区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的调查结果,认定这是一起因环境中铅含量升高而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主管部门将依法追究有关企业责任。

 

  “血铅事件”罪魁祸首是炼铅企业及其超标排放。炼铅企业有“原功”——制造出“铅”,制造出利润,也制造出GDP。与此同时,也是“原罪”加身——制造出污染,制造出血铅,制造出伤害。最近几年血铅超标事件频出,不能说查处的力度不大,但为何就是屡禁不止呢?涉铅企业、污染企业等,是GDP的“兴奋剂”。血铅事件,是一种带血的GDP,本质上讲,是牺牲环境、牺牲人类的身体健康,换来GDP万亿俱乐部的繁荣,是GDP吃下“兴奋剂”的一路飙进。无需或少许承担环境成本的企业,自然会“轻装上阵”,抢占市场的置高点;无视或睁只眼、闭只眼旁观环境污染的政绩,自然会迎来GDP的凯歌。

 

  “铅”入发展,“血”流不止。2011年2月24日,湖南嘉禾县250名儿童血铅超标。引发中毒事件的炼铅企业腾达公司,曾被县市两级环保局几度叫停,但仍继续生产。据该县环保局长雷向东介绍,作为贫困县,嘉禾急于发展经济,一批从周边省市淘汰的企业来到嘉禾,不作环评就开始上马生产。当牺牲了几百名甚至更多儿童身体健康后,腾达公司才被关闭停产。如今,在一些发达地区严重污染的企业已被列入淘汰的范畴,或者说,被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所“赶走”、所“抛弃”。然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把别人淘汰的东西当作“宝”,当作经济的“法宝”,当作政绩的“法宝”,当作GDP的“法宝”。

 

  血铅超标或源于“GDP中毒”,血铅超标的种子或是GDP。曾经有一位“最牛副局长”——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符传君,在回答记者“海口污水问题为何长年未解决?”的提问时,抛出“雷”人之语:“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水越黑。”水是发展的一面镜子。以水为镜,不仅能照出环境污染与否,更能照出政绩观正确与否、发展观科学与否。同样,“血铅中毒”事件的频发,真正的幕后“黑手”是错误的、有害的政绩观和牺牲环境甚至公民身体健康的发展观。错误的政绩观已到了“血铅中毒”的程度,这才是最可怕的。不少政府片面追求发展速度,满足于GDP增长,不惜牺牲环境,其根源在于扭曲的发展观与政绩观,说白了,就是发展观、政绩观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2012,能否成为污染政绩观的“末日”?能否成为血铅的“末日”?怎样纠正“污染”的政绩观,怎样给“中毒”的政绩观消毒,关键在于从源头“治污”,关键要给政绩观“刮骨疗伤”。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