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逾八成市民对餐桌安全有信心

cuteyy| 2012-01-20 20:23:47
阅读()

  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编制的《2011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日前出炉,调查显示逾八成市民对餐桌安全有信心。

  

  白皮书指出,过去一年,上海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市民对食品安全环境的信心也随之“反弹”,八成多市民认为全市食品安全水平还将提高,并愿意主动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市民逐渐恢复对餐桌的信心,底气源自政府部门对食品违法行为的“高压管控”。去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上提出“五个最严”最严的准入、监管、执法、处罚和问责。白皮书显示,2011年,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已覆盖80%以上的食品供应渠道,粮食、植物油、蔬菜、畜禽肉等12大类23小类食品做到每月监测,全年共监督抽查食品样品5.45万件,合格率达90%;执行食品安全行政处罚8037起,罚没款金额5648万元;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8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0人。一大批落后、高危的食品企业被逼退市,本市去年注销或吊销的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照多达7147张。

 

 

  市民食品安全意识也随之明显提高。白皮书反映,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晓度连续6年保持增长,从2006年的76.2分提升至80.7分。超过85%的市民愿意参与食品安全工作,91.8%的市民愿意科普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去年,本市食品生产及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投诉举报量分别增加了367.7%和100%,为监管部门及时处置食品违法行为打开了一扇群众监督之窗。不过,仍有一些问题让市民感到不安。调查反映,市民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前三位分别是: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地沟油”和出售病死牲畜肉。

 

 

  “本市将在既有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加大监管力度。”市食安办主任阎祖强透露,今年上海将力争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5%左右,保持全市食品安全总体有序可控,努力使上海成为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白皮书同时透露,本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仍存在“小、散、多”的缺陷。目前,上海食品企业的整体规模呈“橄榄形”,即水平普通的多、优良和差的少。以餐饮服务单位为例,按照监督结果的好坏,餐饮服务单位分别被评为“绿色笑脸”、“黄色平脸”或“红色哭脸”。去年,全市4.84万户参加监督结果公示的餐饮服务单位中,“笑着的”只有两成,近七成则“面无表情”。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食品生产企业,2011年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一般的B级企业共1210家,占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57.4%。

 

 

  白皮书显示,本市地产农产品的数量只能满足约30%的消费需求。2011年,全市食用农产品消费总量的八成以上来自规模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42个规模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的食用农产品的年批发交易量在1000万吨左右。过度依赖外省市供应,导致食品供应链过长、环节过多,而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生产源头并非本市管辖范围,这些都为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新课题。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