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实现大器官跨地区共享
一个多月前,徐先生幸运地等到肝源,和上海一名小孩同享一个肝源。这也是我省首次施行跨省劈肝移植手术。
昨天,刚刚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主任委员的浙医一院院长郑树森院士表示:“在目前器官资源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劈肝式移植是提高器官利用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器官的跨地区分配也是以后的大趋势。”
沪杭两地首次共享一肝源
今年58岁的徐先生半年前被确诊为肝癌,辗转多地求医后,来到浙医一院,医生表示最终解决办法就是肝移植。但是肝源是个问题,而且他还是AB血型,机会比一般人还要渺茫。10月31日徐先生入院接受保守治疗。
徐先生开始等待肝源。他以为自己要等很久,没想到原本希望渺茫的AB血型给了他一个机会。
11月11日下午,上海仁济医院给浙医一院发来消息:目前他们有一个AB型的肝源,但医院里配型成功的只有一个小孩,只需要20%的肝,其余80%的肝没有配型成功的患者。浪费太可惜,问浙医一院有无适用患者。
“我们接到消息后,马上对登记的患者进行搜寻,结果就找到了徐先生。”浙医一院肝胆胰外科医生屠振华回忆,医院马上派出专车去接肝源。
当晚上7点多,徐先生被紧急安排进行术前准备。与此同时,上海和杭州之间开始紧张的肝源接力。
晚上9点,浙医一院派到上海去的接应车从上海出发,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肝脏保存在特殊的容器内,常规情况下,可保存十多个小时。
晚上11点,肝源送到浙医一院。此时徐先生移植前准备工作已顺利完成,及时抵达的肝源,由郑树森院士主刀,紧张的移植手术马上开始。凌晨3点46分,移植非常成功,徐先生被转入术后监护室。
11月20日,恢复良好的他转入普通病房。半个月后顺利出院。
“劈”出的肝源一年自行长成正常大小
父母为了救孩子,常常会选择割肝救子,这样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但是把一份肝劈裂成两部分,而且还在不同省份的两个人身上使用,这样的情况在沪杭两地尚属首次。
郑院士表示早在2005年,浙医一院就已经在院内开展劈裂式肝移植,目前该技术已非常成熟。
在人体大器官中,肝是最特殊的一个脏器,可以将它分离开来使用。据观察研究,劈裂后的肝移植进人体后,一些恢复快的人,可能只需要2到3个月,就能长到正常肝的70%大小;恢复较慢的人用半年时间也可以长到70%大小;一年后,可长成正常大小。
“虽然肝的自我繁殖能力很强,但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劈裂式移植。”郑院士说,这是因为和别的大器官不同,肝是关系到生命的器官,如果在移植的前两个月内,没有迅速生长,就会失去生命,所以选择劈裂式肝移植的对象非常重要。
目前,主要是在身材比较娇小体重较轻的女性之间,或者是在大人和小孩之间,会采用劈裂式肝移植,而成年男子之间一般很少使用劈裂式肝移植。
全国酝酿完善器官分配系统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0多万人在等待肝移植,据中国肝移植注册网统计,从1993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14日,全国肝移植例数仅21083,肝移植供体严重不足是主因。
从去年全国各地开展器官移植的试点开始,全国也在酝酿器官分配系统。昨天记者从省器官捐献办公室了解到,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全国的分配体系,不过国家卫生部和全国红十字会正在积极酝酿,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要解决肝移植供需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器官分配,提高器官的利用率,应该说是以后的总体趋势。我们分会以后也会把工作的重点之一,放到推动器官分配系统的完善上,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郑院士说。
今天,郑院士将到北京参加全国器官移植检测和数据网络的高峰论坛,完善分配系统也是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