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所有社区将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明年起,深圳所有社区将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让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们得到及时贴心的心理治疗。
超过20%的精神疾病患病率,仅4%左右的精神疾病就医率,同类调查结果全国各大城市中最为严峻,深圳人精神卫生与心理状态的窘况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然而,随着明年元旦起开始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心理卫生条例》(下称《条例》),这一现状将有望得到改善。二级以上医院将全部开设心理专科、心理咨询价格将实施明码标价、精神疾病诊断场所将得到规范、患者决定权和隐私权保护将全面加强,在现实生活中,市民将感受到《条例》实施带来的变化。
心理咨询实行明码标价
市民林先生受到睡眠困扰已经有半年多时间,根据网上的一则广告,他到某心理咨询机构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刚开始,林先生找的是一位普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每次收费250元。治疗2个月后没有效果,于是转投该机构内一名所谓“大师级”的咨询师,“每咨询一次要800元,后来跟他讨价还价到600元,半年下来,可花了我不少钱。关键是,钱花了,效果也没见着,还是夜夜受失眠之苦。”
最终,听从朋友建议,林先生到康宁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就医,“每次门诊费才30元钱,看了1个月不到,睡眠就已经有了质的改善。”林先生不禁质疑,这心理机构的真伪、心理咨询师的好坏究竟怎么判断,价格是由谁来定的,怎么会这么乱呢?
调查显示,目前深圳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有100—200家,收费在200—2000元不等,普遍存在“议价”现象,收费标准、从业人员资质等乱象丛生,市场很不规范。不过,随着《条例》的实施,这些乱象将得到治理。
“新条例中,对于心理咨询机构以及人员的资质进行了明确规范,并明文规定各机构必须实施明码标价,价格要对消费者公示,尤其不能再搞‘价格面议’这一套。”对此,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刘铁榜向记者介绍,“此外,除了在工商部门登记以后,心理咨询机构今后将全部在市卫人委进行备案,接受卫生部门的专业性监管。”
所有社康开设心理保健服务
生活在桃源社区的陈阿婆,平日里心里有什么难事烦心事,都去找社康中心的心理咨询师王医生聊聊,纾解纾解。
“去年,我儿子失业,家里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当时把我愁得,整整两个星期没合眼,心情变得十分抑郁悲观,人也一下子瘦了好几斤。如果不是王医生每天陪我聊天,给我做心理辅导,后来又和我儿子一起,把我送去南山医院的心理专科看病住院,我恐怕真的要落下长期的心病了。”陈阿婆感慨道。
据介绍,目前,像桃源社区这样开设了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等服务的示范社康中心,全市有30家。而在《条例》实施后,我市将全面加大对于心理卫生事业的投入,未来,全市600多家社康将全面开展和落实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包括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初筛及转诊、对精神病人的上门访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及举办有关讲座和宣教等等。此外,除在大医院有精神专科以外,全市的二级以上医院都将开设心理专科,能够为市民提供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此,有专家解读,此举将极大缓解和改善目前深圳精神卫生资源相对紧缺,导致的精神疾病就医率低的现状。
杜绝“被精神病”现象
针对当前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被精神病”现象,《条例》中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设置了层层有效程序,防止其发生。
如,《条例》明文规定:“被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对住院观察有异议的,可以申请专家复核”、“对专家复核有异议的,可以向有资质的社会司法鉴定机构申请鉴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与心理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串通,将无精神疾病人员送入医疗机构住院诊治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等,“尤其在诊断环节上,强调了对医疗机构的‘防范于未然’。”刘铁榜主任向记者介绍。此外,处罚力度也在加大,对导致发生“被精神病”者,无论机构或个人,均将“从重”处罚,罚款最高可达10万元,乃至吊销执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