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眼睛活虫警示 如何预防人体寄生虫
人体内一般有哪些寄生虫?要怎样预防?
蛔虫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主要有污染蛔虫卵的蔬菜水果通过不卫生途径进入消化道孵化而来。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此外,犬弓首线虫(简称犬蛔虫)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意,易发生于儿童。
蛔虫成虫寄生在肠道,会妨碍小孩的营养吸收,甚至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迟缓。个别情况还会引起肠梗阻、肠穿孔、蛔虫性阑尾炎等急症。当然蛔虫的蚴虫还可以移行到肺、肝、脑、眼等重要器官引起这些部位的损害。更有研究表明蛔虫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也会构成威胁。
怎样预防蛔虫
预防本病除了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和饮食卫生外,对于明确有蛔虫感染的孩子还需要予以驱虫治疗,以预防并发症。体内蛔虫较多者,可以每半年驱虫一次。由蛔虫卵的感染有其高峰季节及其“演变”规律。一般盛夏时节人们吃生、冷食品。如蔬菜、瓜果、冷饮的机会多,孩子天性喜欢直接用手接触食物,这样就会增加相互感染的机会。而从感染虫卵到演变成虫一般要经历2个多月时间,这个时候刚好到了秋凉时节。此时用药效果最佳。
疟原虫
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疾在我国是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怎样预防疟疾
要控制疟疾的发生,必须从根治疟疾病人、减少蚊子叮咬和做好个人防护三方面入手。控制传染源:病人必须及时进行全程治疗,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要进行休止期抗复发治疗。消灭蚊子及控制孶生地:消灭蚊子是预防疟疾的关键,应清除垃圾、杂草,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如:储藏室、墙角、床铺下等地方,采用喷药等各种方法捕杀蚊子。个人防护:夜间睡觉,要挂好蚊帐,使用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流行季节进入疟区必须服药预防。一旦出现发冷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蛲虫
是寄生于人的盲肠、小肠下段的一种小型线虫,又名蠕形住肠线虫,雌性成虫体长8—13mm,雄虫2—5mm。雌、雄头端均有角质膨大形成的翼。成虫在寄生部位交配,交配后雄虫死去,雌虫子宫内充满卵粒后向下移行。夜间寄主入睡后,雌虫到寄主肛门处产卵,产卵后雌虫多数死亡。偶有雌虫仍爬回直肠。虫卵在外界温度适宜,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经数小时后即变成具感染能力的卵。
蛲虫患者多为儿童,特别是在儿童集体生活的条件下易于传播流行。蛲虫也是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患者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严重感染会影响睡眠、食欲不振、烦躁、消瘦等症状出现。当患者由于雌虫及卵的刺激用手搔抓肛门时,虫卵可经污染的手指进行自体感染,亦可经衣被、患者用具,甚至空气进行传播,也偶有虫卵在肛门外孵化,然后幼虫再爬回直肠。具感染力的虫卵进入人体后在小肠内孵化为幼虫,幼虫沿小肠下行时脱皮两层,至结肠再脱皮一次发育为成虫。自感染到雌虫产卵约需一个半月左右,成虫寿命2—4周。
怎样预防蛲虫
长蛲虫只须吃一次药就能轻易康复,但是也很容易再次受到感染。晓虫寄生于盲肠,半夜会爬至肛门附近产卵,而人在睡觉时便会由于觉得很痒而不知不觉用手去抓,这一抓,卵便附着于手指头或指甲里,如此一量隔天早上起床后不清洗干净,虫卵也就会随着食物一起吞入体内。由于虫卵会附着于手指头和指甲中,因此日常应加强卫生教育,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戒除吸吮手指等不良习惯。日常玩具,用具,内衣,床单等常烫洗消毒等,晚间睡觉应穿内裤,早晚清洗肛门等,必要时可短期服用驱虫剂,以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