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医”现像仍层出不穷

vivijkbj1| 2010-08-04 15:44:54
阅读()

“神医”缘何层出不穷?

 

 

中国的“神医”如雨后春笋,像胡万林看病抓芒硝一样,一抓一把。“神医”不可能随着张悟本之流倒掉而灭绝,还会层出不穷。

  “神医”张悟本一家伙从神坛栽入了凡间。或曰像孙悟空的金箍棒落下,被打者究竟是什么,虎豹熊罴还是其他,现出了本相。其实,我们早就是个盛产神医的国度。人们熟知的正牌的神医有扁鹊、华佗等,所谓正牌,就是上了史书的,千百年来得到一致认可的。

  神医之神,可为虚指,亦可为实指。扁鹊秦越人最有名的故事是他见到齐桓侯,一眼就看出桓侯有病,而且病到了什么程度,腠理、肌肤、肠胃,清清楚楚。扁鹊有这套本领,是因为长桑君悄悄向他传授了秘方,扁鹊“修炼”了一下,“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明传奇《醉乡记》里出现了扁又鹊,颇类今天的网名。扁又鹊仍是神医,白痴文人白一丁科试前不知所措,请扁又鹊来,扁又鹊要他“磨墨汁一斗饮下”,或者“把《四书》烧灰服下”,极具讽刺意义。《史记》中与扁鹊同传的太仓公淳于意也是神医,淳于意就是着名的“缇萦救父”故事中的那个“父”,文帝因此“此岁中亦除肉刑法”。本传里,淳于意口述了自己治好的诸多疑难杂症,有点儿像今天的医疗广告。当然,淳于意的本领,也是来自类似神人秘传的仙方。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文中,开列了他所认为的神医:“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中古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他的卒年在华佗之后,未知彼时华佗并不知名,还是“医”人相轻。华佗治病,也是神乎其神,医郡守用的是大骂法。先让郡守的儿子把他爹“从来所为乖误者”都列出来,“佗留书责骂之”。郡守大怒,“发吏捕佗,佗不至,遂呕黑血升余,其疾乃平”。这该归入“社会学疗法”了,另如“陈琳檄愈头风,杜甫诗驱虐鬼”,都可归入此列。李卓吾先生说:“夫文章可以起病,是天下之良药不从口入而从心授也。病即起于见文章,是天下之真药不可以形求,而但可以神领也。”但他同时指出:“不难于有陈琳,而独难于有魏武。设使呈陈琳之檄于凡有目者之前,未必不皆以为好,然未必遽皆能愈疾也。唯愈疾,然后见魏武之爱才最笃,契慕独深也。”所以,他“不喜陈琳之能文章,而喜陈琳之遇知己”,如唐明皇也是文章高手,杜甫、孟浩然却都得不到赏识,更不要说“六朝之庸主”了!打住,就神医话题而言,似乎有点扯远。

  唐朝许胤宗医术高明,有人说:“公医术若神,何不着书以贻将来?”胤宗答道:“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且古之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脉之深趣,即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着述耳。”许胤宗认为看病是经验积累,抛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类的话,至少他非常慎重。中医被国际生物医学界主流观点归为“另类医学”,不属于医学科学,原因似正在于此,中医在逻辑的自恰性、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测量性等方面还存缺陷。当然,也有中西文明冲突的因素,典型如电影《刮痧》中,孩子的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感冒,却被美国的儿童权益保护机构横加了虐待儿童的罪名。然而,当代“神医”豪气得多,比如挂张悟本名炮制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半年的时间就发行了300万册,直到张氏败露才从书店下架。

  清人周寿昌说,从前有不少人叫扁鹊,“盖必当时善医者皆以扁鹊相承为名,犹善工之名共工,善射之名羿”。他说宋朝还有个叫窦扁鹊的,自己写本书叫《扁鹊新书》。扁鹊虽曰神医,也很有自知之明,虢太子死而复生,他说:“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这些年来,中国的“神医”如雨后春笋,不仅大陆本土有不少,宝岛台湾也登陆了若干。曲黎敏、李培刚、马悦凌,以及林光常、陈怡魁等,像胡万林看病抓芒硝一样,一抓一把。以经验及社会氛围来推断,“神医”不可能随着张悟本之流倒掉而灭绝,还会层出不穷。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关键词: 神医 张悟本 现像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